我国年鉴编辑出版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年鉴是汇辑一年内的重要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按年度连续出版的工具书。年鉴为了解和研究本行业或地区的历史与当前信息提供着最全面和权威的资料,为相关管理机构提供决策参考和战略指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年鉴出版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全国公开发行并能够逐年出版的年鉴约有4000 种,其中绝大多数年鉴是改革开放之后产生的。这种大跨越式的发展一方面迅速改变了之前我国年鉴出版事业的落后局面;另一方面也由于发展速度太快,带来了一些快速发展必然会出现的问题。

一、目前我国年鉴出版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内容重复刊发

年鉴出版的内容重复刊发包括年鉴自身刊发的重复和不同年鉴及地方志之间刊发的重复。这种重复刊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年鉴群整体的记录有效性。

年鉴本身的重复刊发问题来自于自身栏目设置的冗余和不当。年鉴本身的重复刊发主要体现在,同一个内容在多个栏目都有所涉及。例如某件事的资料可能同时会在同一本年鉴的“特载”“大事记”“概况”等多个栏目和图片中有所涉及。年鉴之间的重复刊发源自于不同年鉴记录范围的多次覆盖、同类年鉴的重复设置,以及供稿方简单应付心理的使然。以广播电视方面的资料为例,同一份材料供稿人不仅提供给《中国广播电视年鉴》,还会提供给省市级广播电视年鉴、省市级新闻年鉴、地方志等,而这份材料就会几乎原封不动地在几种年鉴中出现。

blob.png

2. 同质化

就数量而言,我国已经是当今世界的年鉴出版大国,但同时也存在着千鉴一面的问题。若干年鉴摆放在一起时,看上去就像同一种年鉴被编制成多种版本,不论从栏目设置、内容编写或是图片安排来看,都非常类似。从栏目设置来看,概况、特载、大事记等栏目会存在于大部分的年鉴里,有的年鉴的栏目设置甚至是几乎相同的,比如《中国广播电视年鉴》和《中央电视台年鉴》就是如此。从内容编写来看,中国年鉴的内容普遍缺乏独创性,几乎全部的内容都是资料性的,都是官方统计的数字和内容,缺乏活力。从图片安排来看,多数年鉴的图片数量少、质量不高,缺乏对图片的精心配置。

3. 出版普遍滞后

年鉴编纂的是上一年度的信息,经过收集、整理、编辑、校对等环节,待到出版时已经是第二年年末。待到读者拿到年鉴时,看到的其实已经是前年的信息。归其原因,主要与年鉴自身的性质有关。年鉴多为大部头,信息含量多、内容庞大,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来完成。工程复杂,工期自然较长。年鉴的出版如同木桶效应,任何一方的迟滞都会拖延整部年鉴出版的时间。各供稿方快速、优质、高效地提供稿件,责任编辑、审稿专家同样快速、高质量地完成编辑审校工作,几方共同努力,年鉴出版的工期自然会提前一些。

4. 发行量普遍偏少

我国年鉴种类和数量虽然众多,但发行量却普遍偏少。大部分年鉴的发行量也就几千册,发行量达到万册的年鉴寥寥无几。我国正常公开出版的六七百种全国性行业年鉴的年发行总量不足400 万册,而美国《老农夫年鉴》四个版本( 南方版、北方版、加拿大版、儿童版) 的年发行总量就有400 万册。

5. 年鉴普遍没有数字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发生着重大的改变,电子阅读不仅仅局限于电脑阅读,更发展为手机、IPad 等掌上阅读。中国年鉴的数字化工作目前仍然在探索过程中,没有哪一家年鉴能够实现数字化阅读。2016 年,中国出版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组织了《中国交通年鉴》《深圳年鉴》《苏州年鉴》等七家网络年鉴试点单位,进行着年鉴网络化的探索。

年鉴的网络化可以有多种模式,无论以何种模式推出,都要面向新媒体和自媒体,也就是手机用户终端渗透。年鉴的数字化是未来年鉴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适应科技发展与读者阅读习惯的必然选择。

二、年鉴出版发行问题的内在原因

年鉴的内容与编排、生存环境和体制限制影响了年鉴的发行。我国年鉴大多定位为工具书,这就限制了读者的范围。年鉴要么板起面孔、要么眼睛朝上,忽略了读者群体中的大多数。我国大部分年鉴的经费来源为上级拨款,也正是因为有了上级拨款的保障,就不太关注发行量。在发行方面,也大多需要系统内强制摊派发行,难以开拓外部市场。

1. 行政化办年鉴思维,缺乏竞争意识

所谓行政化办年鉴,是指年鉴编辑部人员的配置、出版资金的支持基本来自上级,也服务于某一地方政府或者某一行业,为其进行资料的汇集、加工、整理。年鉴的发行有相对固定的销售市场或发行渠道,每年按部就班地发行或售卖即可,市场并未完全向社会打开,行业竞争和市场竞争的压力较少。在相对安逸的环境下,竞争意识的缺乏就成为必然。也有一部分年鉴也在努力打开市场,在争取更多的读者群的同时,引入了广告经营模式,但是从根本上,行政化办年鉴的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2. 摊派式、指令式发行,没有经过市场检验

从中国年鉴发生发展的历程来看,中国年鉴是从官书发展而来,年鉴的编辑出版天然具有了政府色彩和公益属性。一本年鉴从编辑之初,其实就已经确立了发行的渠道。个人很少去购买年鉴,一般都是由单位或部门来购买。我国的大部分年鉴也依靠摊派式、指令式发行,远离了市场,更不要说经过市场检验了。既然发行没有了压力,那么年鉴的编辑也就不必太考虑迎合市场。年鉴的内容大多为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年度工作总结,且反映的主要是工作业绩,鲜有对工作失误的反思。由于对各行政事业单位供稿的过分依赖,许多鲜活的有价值的资料容易被遗漏。从形式上看,年鉴的编排也大多死板无味、缺乏活力,更不用说吸引读者的眼球了。摊派式、指令式发行,从源头上限制了年鉴的发展。没有竞争就没有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活力。没有市场就没有鲜活的年鉴,就没有具有竞争力的年鉴。

3. 与时代脱节,没有改变发布方式

近几年,信息技术空前发展,网络从电脑延伸至手机,从手机上获得信息甚至比从电脑上获得信息更为普遍。作为出版物,年鉴本身就是信息的载体,由于年鉴本身的性质,配合当前读者的阅读习惯,年鉴的网络化、电子化和实现掌上阅读成为未来年鉴发展的方向。

目前国内的年鉴依然以纸质版年鉴为主,也有年鉴配备了光盘或者将历史数据放在网络里以便读者下载。但是,年鉴的阅读还远远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掌上阅读大为流行的今天,年鉴的阅读尚没有一家成功做成掌上阅读版本。或许这与缺乏人力、资金、技术有关系,但是改变发布方式、实现年鉴阅读的便捷性,是年鉴近年来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我国目前缺乏名鉴,有历史原因,也受到现有体制机制的制约; 有思维定式的禁锢,也有实际工作的困难。究其根本原因是体制机制的僵化,现有年鉴与市场不对路、不合拍,而要打破体制机制的瓶颈制约,创造出与市场适销对路的年鉴产品,仅仅分析其问题是不够的,在生产实践中,我们要不断实践、思考、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付诸行动,将年鉴越办越好。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年鉴编辑部,文章来源:中国知网)

责任编辑: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