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综合年鉴中照片的使用

摘 要:摄影术未发明之前,虽然部分书籍中出现插图,但受到成本等因素制约,插图没有成为书籍重要的组成部分。19世纪前期,摄影术发明之后,摄影器材、储存媒介等技术日趋成熟,尤其是数码时代的来临,图片在书籍中所处的地位日渐重要,甚至出现了以图片为主的画报画刊。在这股浪潮推动下,地方综合年鉴中照片的使用数量也不断增加。因此,规范地方综合年鉴中照片的收集渠道和照片使用,依法依规地拓展获得照片的渠道和严谨地使用照片是年鉴编纂中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地方综合年鉴 照片 改变思路 拓展渠道


1826年法国科学家约瑟夫·尼埃普斯拍摄出世界上第一张照片时[1],估计他不会想到照片会同书籍结缘。虽然尚未查清是哪本书籍第一次使用照片作为插图,但从已经产生“图文并茂”这样的现代成语看,照片和书籍结缘应属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尤其是在数码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在书籍中使用照片几乎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思维模式。作为记述一个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年度资料性文献——各级地方综合年鉴也大量地使用照片,其使用照片的数量和质量同十余年前相比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而对收集、使用照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地方综合年鉴中照片的收集渠道

为了进一步拓展照片收集的渠道并做到有目的性地收集,首先应该改变收集照片的思路和制订需使用照片的大纲。

地方综合年鉴最突出的三个特性是年度性、区域性和资料性,而通过照片来彰显这些特性,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想收集到凸显这些特性的照片,就要跳出以前那种在照片中去寻找照片的思维禁锢,先从大量的新闻线索中筛选出最具这些特征的新闻,再通过新闻去寻找合适的照片。这样,收集照片的视角将会得以拓展。例如,《陕西日报》刊登了一篇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时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的回信,信中充分肯定国测一大队及全国测绘战线的突出贡献,号召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始终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的新闻。[2]但是原文并没有刊登照片,如按老思路这条很好的新闻线索恐只能放弃,但按新的思路,可收集合适的照片来呼应这条新闻。《陕西年鉴(2016)》最终选择了一张国测一大队队员在西藏阿里地区作业的照片刊印,这样既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回信这一重要事件,又反映出国测一大队队员艰苦的工作条件。[3]

为了保证目标明确地收集照片,要先制定一个能反映区域内大事要闻的大纲。目前地方综合年鉴使用照片的篇幅在整部年鉴中的比例很小,但因为排版位置重要、反映事情直观而成为一部年鉴的点睛之笔,往往会被读者重点关注。所以在选择照片时必须认真思考、全面比较,有的放矢地使用每一幅照片。制定使用照片的大纲,必须了解本区域年度内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凝聚的新气象、取得的新成绩,将这些线索按事物类型归类,再按事件大小、轻重缓急等条件筛选,力争在有限的篇幅内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年鉴年度性和地域性特征,同时也要兼顾资料性。

因此,收集照片的渠道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当地的党报党刊

这类报刊都为各级党委的机关报,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能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同时所刊内容覆盖所属区域的方方面面,其优点是具有权威性,地缘化特征也很明显,是收集新闻线索和照片最有利的一条渠道。缺点就是照片的审批手续较为复杂繁琐。另外,还存在着个别拍摄者对年鉴工作不理解等问题。

(二)新华社的多媒体数据库

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服务系统是新华社对用户提供新闻信息产品服务的总平台和总出口。数据库的内容包括新华社实时播发的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及各类新闻信息历史资料。使用新华社数据库的优点,一是获得照片的方式高效灵活。新用户只需将新华社要求的资料上报各地新华社分社,由分社上报总社审批后,即可获得用户账号和密码。在账号内转入资金,就可在数据库中下载所需的各类新闻信息产品。二是交易方式安全阳光无漏洞。在转入资金后,各地新华社分社的财务会开具发票,之后所下载照片及所需金额都可打印详单以供监管,而且各类新闻信息产品明码实价。三是审批手续较为便捷。新用户只需第一次通过新华社审批,之后再次使用则无需审批。

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也存在一些缺点。一是照片的地域性较差,如各地党政领导干部的活动和当地一些重要会议等部分内容很难反映。二是新华社每日上传照片的数量多达数千张,由于目前数据库的模糊检索系统使用不太方便,想在浩如烟海的照片中筛选出适合年鉴使用的照片并非易事。

(三)供稿单位

每部年鉴的供稿单位最少也在百余家,是一个不可小觑的照片来源渠道,而且供稿单位所提供的照片最能反映出本区域、本行业、本单位的年度性、区域性特征。加之有多年合作基础,约稿更便捷。但供稿单位提供的部分照片存在拍摄质量不高、取景视角死板等缺点,因此,这个渠道收集的照片多用于正文插图部分。

(四)亲赴现场拍摄

作为年鉴图片编辑,只要时时留心、处处留意,可以拍摄到很精彩的照片供年鉴使用。例如2015年8月25日,在西安南门城墙“抗战老兵影像展”现场,从渭南市专程赶来参观的抗战老兵韩金宝在自己的照片前被群众认出时,本人用相机捕捉到这个瞬间,之后刊于《陕西年鉴(2016)》。[4]这说明,一张合适的照片不一定必须有很高的技术指标,主要还是要审视照片所蕴含的内涵是否合适。

(五)建立照片资料库

收集的照片不一定每张都在年鉴上刊登,成年累月积累下来也是个可观数字,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照片资料库。建立资料库的目的就是以备不时之需,但在使用这些照片时必须遵循可“取巧”,但不能“投机”的原则。例如,在收集《陕西年鉴(2016)》所用照片时,获得了一条“2015年12月8日,随着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的正式通车,标志着陕西省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5000公里大关”[5]的信息,但在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通车当日,关中恰遇雾霾天气,收集到的照片效果不甚理想。最后在资料库中选择了一张“十天高速”的历史照片,注释编写为“截至2015年底,陕西省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5000公里大关,达5094公里,通车总里程位居全国省(市、区)第九”[6]。照片精美、文字简洁且信息量大,这就是所谓的“取巧”。那么什么是“投机”呢?同样以编纂《陕西年鉴(2016)》为例。有这样一条信息,“7月24日,第100列西安至阿拉木图国际货运班列“长安号”成功开行。自2013年11月28日首发至今,“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已开行100列5215车,累计发运出口货物14万吨,出口总值约185亿美元”。“长安号”的这次开行,是陕西省践行“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事件,所以这个题材被纳入刊登的范围。在资料库中选择使用了一张“长安号”列车开行的历史照片,但在之后的审查中,这张照片又被淘汰。因为这列“长安号”开行时在车头悬挂有庆祝第100列“长安号”开行的横幅,故只能联系拍摄者,获得现场照片以供年鉴刊登。[7]

最后还需强调一点,2013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规定:“职务作品完成两年内,经单位同意,作者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作品,所获报酬由作者与单位按约定的比例分配。作品完成两年的期限,自作者向单位交付作品之日起计算。”[8]年鉴中所涉及的照片绝大多数都属于职务作品,所以在获得这些照片前,必须先以文件或函件这类正式的形式同拍摄者单位联系,在获得单位同意之后,再联系拍摄者提供所需照片。

责任编辑: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