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年鉴发展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阶段的科学判断。当代中国年鉴事业,历经百年探索和几代人的开拓,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年鉴事业发展首先要思考和解决的是年鉴发展道路问题,亦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年鉴发展道 路问题。这是事关年鉴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

年鉴起源于西方,这是年鉴界的共识,但中国年鉴发展走什么路却少有人问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年鉴发展一路高歌猛进,一跃成为世界年鉴大国。有关年鉴性质、特点、地位和作用的讨论,中西方年鉴比较研究,年鉴编纂规范与创新、稳定与发展等话题,观点纷呈。在这些成就和研究的背后,实际上都隐含着这样一个根本问题:中国年鉴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中国年鉴发展要不要走自己的路? 答案是肯定的。近代以来,伴随着西学东渐,年鉴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外国传教士引进、中国知识分子译介、政府层面主持编纂、各种机构竞相编纂出版的演进过程。透过这段尘封的历史,有一个现象耐人寻味:最早由一批传教士引入的“通书”性质的西方年鉴概念和年鉴形态,并没有在华夏大地落地生根。在救亡图存、变法维新的背景下,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多样化的西方年鉴种类中,选择并认可的是统计类年鉴或者说以统计资料为主体类型的年鉴。也就是说,中国的有识之士认识西方年鉴是从统计资料的资政作用开始的,并将其纳入“古史编年”的体裁范畴,引申并强化了中国字面上“鉴”的含义。西方年鉴在中国的传播发展,由此融入了源远流长的史志文 化基因,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中国年鉴发展从起步开始就走上了立足本国国情、不同于西方年鉴发展的道路。

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年鉴发展之路与近代以来年鉴的中国化道路一脉相承,富有更深刻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内涵。中国特色的年鉴发展之路,是结合中国实际的文化传承之路,是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之路,是彰显中国风格的品牌塑造之路,是立足当代中国实际,融会和延续中国传统文化血脉,具有鲜明的编辑宗旨和自身特点,努力实现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年鉴发展之路,对于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推动年鉴事业繁荣兴盛,实现由年鉴大国向年鉴强国的飞跃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中国特色的年鉴发展之路,是结合中国实际的文化传承之路。年鉴发展有其普遍的规律,但各国年鉴的发展路径和编纂模式各不相同。一百多年来特别是 20 世纪上半叶, 中国年鉴发展坚持以史为鉴的鲜明导向,恪守史家法度的优良传统,遵循分类编辑的科学方法,注重专业撰述的价值取向,形成了一系列丰硕的思想理论成果。这是年鉴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深厚根基,也是当代年鉴走向未来的独特优势。新时代年鉴的发展之路,既要立足中国实际,又要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年鉴发展的有益经验和先进文化成果,既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能生搬硬套,把年鉴编纂和年鉴发展格式化、教条化。

中国特色的年鉴发展之路,是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之路。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 实践创新。作为政府主持编纂的年度资料性文献,年鉴发展要把握时代脉搏,紧贴发 展实际,坚持创新引领,把提升和拓展年鉴的内容深度、科学内涵、文献价值作为目标 追求,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推进编纂理念、内容记述、编纂手法的创新。大胆 探索具有时代特点、年度特征、地方特色的年鉴编纂新路,改变编纂理念落后于发展理念、记述内容滞后于实践发展的状况。年鉴编纂有基本的规范,没有固定的模式。创 新不能标新立异,贵在独辟蹊径、不拘一格,体现形式与内容、创新手法与资料价值的 完美统一。

中国特色的年鉴发展之路,是彰显中国风格的品牌塑造之路。在一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年鉴从感知到理性、从初创到普及,并非完全按照西方的套路亦步亦趋、盲目模仿,而是融会贯通、辩证吸收、洋为中用,开辟了自己的路径,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当代中国年鉴无论在编纂理念还是组织模式、编纂方式等方面,都与西方年鉴发展有着很大乃至本质上的区别。在编纂理念上,坚守史识观念;在内容记述上,强调全面系统;在编纂方法上,讲求科学严谨;在出版性质上,坚持政府主办。这些鲜明的特质展示了年鉴编纂的中国思想、中国智慧,体现了年鉴发展的中国价值、中国风貌。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年鉴发展之路,就是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在世界年鉴舞台上,不断推出反映中国实践、展示中国创造、体现中国风范的优秀成果,塑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年鉴品牌形象。

20年前,一位年鉴界的学者曾率先提出了编纂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年鉴,铸造中国年鉴的第二次辉煌的构想。今天,地方志事业进入转型升级发展的新时代,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年鉴发展之路,我们更应当有这种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牟国义,男,四川省长宁县人,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江苏年鉴》主编,《江苏地方志》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年鉴史、年鉴学。)


责任编辑: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