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常熟地方志回望常熟之二:琴川和琴川河

凡是常熟人,都知道常熟别名琴川。

网上曾有个段子,提到全国各地因为改名而丧失内涵的城市,其中就有常熟,段子中认为常熟是从琴川更名过来的,琴川名凸显文雅,而常熟名略为低俗,这实在是误解。常熟最早称为海虞县,卢镇《(至正)重修琴川志》(以下简称《(至正)志》,常熟目前保留下来的最早志书)《卷第一·叙县》有:“兹地之为县也,自晋始而海虞、南沙、常熟凡三易名。”也就是常熟从没正式命名为琴川过。

blob.png

那琴川又是什么呢?《(至正)志》同节有解释:“县治前后横港凡七,皆西受山水、东注运河,如琴弦然。今仅有一二通流,余皆堙塞。或云五浦【1】注江,亦若琴弦。或又云取言游弦歌之意,然弦歌乃武城事,于此言之,则成附会矣。”三个来源,编志者认为前二个可信,弦歌者很扯。弦歌事见于《论语·阳货篇》【2】,故事中我们的南方夫子言子将孔夫子驳得一楞楞的,实开学生顶撞老师之先河,孔夫子只能傻傻地笑着说:同学们,俺刚才放了点空气,你们不要信以为真。从今往后要学言偃的。孔夫子等于自抽嘴巴了事。照说这么大的事情也是流芳千古的,但常熟的古儒们只因故事发生在山东,虽然言偃是邑人,也坚决不认“琴川”之意来自“弦歌”,看来明末以前的常熟文人倒也蛮有点骨气,怪不得出了一批东林党硬骨头和软骨头。据《鹿苑闲谈·谈事·弦歌楼》记载,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常熟知县耿橘好事功,不光修复了学道书院,还在书院内见缝插针建起了弦歌楼,意犹未尽间他把原来的县桥改名为弦歌桥,想来是花费了相当数量的民脂民膏,耿橘在任时大家闭嘴不吭声,等到耿橘升迁后,就有人作诗讥讽:“弦歌何用起高楼,一尺楼高百尺愁。若使武城【3】曾建此,仲尼终日皱眉头。”

如今琴川指城内七条泄虞山水东至运河的横港基本上已经成为共识,如:

一、桑瑜《(弘治)常熟县志》(以下简称桑《志》)有:“琴川:旧传县治前后横港七派如琴弦,皆发源虞山。第一在今县南学士桥【4】下;第二在镇桥【5】下;第三在县桥【6】下;第四在慧日寺前香花桥【7】下;第五在黄柏桥下【8】;第六在仓浜桥下;第七在小洋子桥下。皆西受山水,东注运河,如琴弦然。今仅有三流,余皆堙塞。”

二、邓韨《(嘉靖)常熟县志》(以下简称邓《志》)《卷十·古迹志》谓:“琴川:在邑治中,自北而南有渠七道横贯其中,其迹多堙意者。昔人凿此以泄山水,今观渠上有桥一二低平不通舟楫可知矣。”

三、龚立本《(崇祯)常熟县志》(以下简称龚《志》)称:“琴川:相传县治前后横港七派如琴弦然,皆发源虞山,东注运河。第一在儒学【9】前;第二在镇桥下;第三在县桥下;第四在慧日寺前香花桥下;第五在市曹桥【10】下;第六在黄柏桥下;第七在灵公殿【11】前桥下。或云第五在黄柏桥;第六在仓浜桥;第七在小洋子桥。或云五浦注江若琴弦者,非。……吴讷‘虞城枕山麓,七水流如弦。昔人肇嘉名,千古称琴川。’’猗余少年日,结庐住川边。每得琴中趣,不暇丝桐传。此意常自知,脉脉无与言。‘”

钱陆灿《(康熙)常熟县志》(以下简称钱《志》)《卷之二·水》云:“琴川:相传县治前后横港七派如琴弦然,皆发源虞山,东注运河。第一在县南学士桥下;第二在镇桥下;第三在县桥下;第四在慧日寺前香花桥下;第五在市桥下;第六在黄柏桥下;第七在灵公殿前桥下。或云第五在黄柏桥下;第六在仓滨桥;第七在小洋子桥。“

四、庞鸿文《(光绪)重修常昭合志稿》(以下简称庞《志》)《卷第三·水道志·琴川》叙:“琴川:源出虞山东南麓石梅涧,南流为焦尾溪,有回龙桥、广义桥跨其上,南达山塘泾,其分流于县治前后,东入于运河者,横港七条,若琴弦然,故曰琴川。“

五、丁祖荫《(民国)重修常昭合志》(以下简称丁《志》)《卷四·山川志·琴川》:“琴川:源出虞山东南麓石梅涧,南流为焦尾溪,有回龙桥、广义桥跨其上,南达山塘泾,其分流于县治前后,东入于运河者,横港七条,若琴弦然,故曰琴川。“

自龚《志》否定五浦为琴川之说后,后修之志几乎都认定横港七溪便是琴川,三说最终归于一说即“七溪”说,而七溪代指七弦,则又无端放大了弦歌的外延,用琴川代称常熟就显得特有诗意也特有理学渊源。沈玄【12】有《过海虞》诗:“吴下琴川古有名,放舟落日偶经行。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齐女墓荒秋草色,言公家在旧琴声。我来正值中秋夜,一路哦诗看月明。”恰到好处地把七溪(七弦)与弦歌(言公家在旧琴声)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常熟的千古绝唱。

非常奇诡的是丁《志》在充分肯定前志的情况下一反古意,提出了琴川作为常熟别名的新依据:“《述异记》【13】:‘梧桐园在吴宫,本吴王夫差旧园也,一名鸣琴川。’《吴郡志》【14】引之,省鸣字,曰琴川,此为吾邑名琴川之缘起。”有人以为梧桐园建在今苏州甪直镇,而明代诗人、著名书法家蔡羽【15】则认为此园就在旧吴宫旁(位于苏州府衙东侧),有《梧桐园》诗云:“十里汀洲白桠风,梧桐园在旧行宫。不闻鹦鹉开笼语,惟见荷花贴水红。”正经苏州人都没把夫差的梧桐园当回事,碍着原吴县北境的常熟人什么事?且不说虞春没查到历史上吴王夫差在常熟建梧桐园的书面依据,即便有,以一亡国之君的旧园名为邑名,给夫差顶“梧宫秋吴王愁”的屎盆子,不免也太晦气了吧?

依照《(至正)志》到丁《志》的描述,接受琴川的那条河自宋(甚至以前)至丁祖荫去世的1930年前都称为运河,所谓运河就是用以沟通地区或水域间水运的人工水道,通常与自然水道或其他运河相连,除航运外,运河还可用于灌溉、分洪、排涝、给水等,故此河为人工开挖无疑。初次见到《(至正)志》中的城郭附图,虞春一度认为它就是宋元时代的护城河——从东到南半包围了常熟城。至于桑《志》认定琴川乃“昔人凿此以泄山水,今观渠上有桥一二低平不通舟楫可知矣”,虞春不敢苟同。人工河一般近似直的,这是节省劳力的必然,而琴川七溪都曲里拐弯,初始为山水自然冲出无疑,建城后,再人工疏竣也不作为奇。本来就是泄洪道,不能行舟也在情理中。有人把运河和琴川比成主干与支流的关系【16】,这实在是把主次颠倒了。琴川好比长江的源头,运河好比长江,你能说长江源是长江的支流吗?运河什么时候又有了“琴川河”的“美名”,据我家所存民国三十七年(1948)二月七日宅基地买卖契约书所载“东至河东街,西至河”推算,虞春估计大概应在一九四九年后,此前书面曰运河民间称河,这跟以前称黄河为河意义差不多,可为佐证的是1951年为了接通河东街和县后街,用花岗岩老石料在运河上架了一条东西向的琴川桥。【17】运河上原来其实有琴川桥,就是现在南北向的跨塘桥,旧名信义桥,南宋淳熙十年(1183)知县曾棨重建,易名琴川桥。明代弘治年间改名学士桥,至清代正式启用其俗名跨塘桥。1951年新造的琴川桥更合理的名字应该是新琴川桥,以区别老琴川桥。给运河赋名“琴川河”,本想延续琴川的悠久传统,可不经意间却弄得有点不伦不类,如果“川”做平原解,则川和河并不重复,事实上却不是,川本身是水是河意为“河流”,那么“琴川河”就等于“琴河河”,这与称纳木措和羊卓雍错为“纳木措湖”和“羊卓雍措湖”一样难听,藏语中“措”就是汉语“湖”的意思,这种不类犹如成人说“吃饭饭”,以及女人脸上长胡子——多余。至于虞春,小时候一直在此河边生活,但到出外读大学回家省亲时,才知道窗后这条河叫“琴川河”,时间上绝不会早于1979年的春节,想来好像还是同学朱勤告诉我的。

运河,古代可谓常熟的母亲河,据说以前还能直达长江。今琴川菜场处(青果巷),乃是宋元时期商贾交易之地,热闹非凡。由此往北,一路有文学桥(俗名醋库桥,讹音错过桥)、通济桥(俗呼坊桥,今写成方桥)、瞿桥、广慧桥(俗称通江桥)、滑石桥等,往南则有迎恩桥、湾湾桥(原名永安桥)、兴贤桥、显星桥等。每想到这条河和这些桥,虞春总能想起河里飘荡的小舟中传来的糯糯的叫卖声:“厄要买番瓜,羊角番瓜”“大蒜头,糖醋大蒜头”以及船桨击水的欸乃之声。如今,这只是条景观河了。

注释:

【1】五浦:据至正《志·卷第一·叙县·营》,为“东则白茅浦,东北许浦,正北福山浦,西北黄泗浦、奚浦”。今黄泗浦、奚浦已划入张家港市。

【2】《论语·阳货篇》: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3】武城:指言偃,前506--前443年,字子游,又称叔氏。春秋时吴地常熟人。孔门72贤弟子中唯一南方弟子。擅文学,曾任鲁国武城宰,阐扬孔子学说,用礼乐教育士民,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为孔子所称赞。

【4】学士桥:今俗称跨塘桥。

【5】镇桥:东出为今周神庙弄。

【6】县桥:亦称州桥,耿橘《水利全书》名弦歌桥,原位于今金童子巷口。

【7】香花桥:原针对慧日寺(今工人文化宫)。

【8】黄柏桥:原位于寺前街(今西门大街)北市心(今和平街)口。

【9】儒学:在今孔庙。

【10】市曹桥:在粉皮街附近,旧有市司,故名。

【11】灵公殿:在紫金街。

【12】】沈玄:字以潜,一作似潜,以字行,明吴县人。宣德初征为医士,后擢御医。工诗好琴。有《潜斋集》。

【13】任昉:字彦升,乐安博昌(今山东寿光)人,擅长写表奏书启应用散文。

【14】《吴郡志》:宋范成大纂修。

【15】蔡羽:?~1541,字九逵,因居江苏吴县洞庭西山,自号林屋山人,又称左虚子。明代文学家、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吴门十才子”之一。乡试十四次皆落第,由国子生授南京翰林孔目,好古文,师法先秦、两汉,自视甚高,所作洞庭诸记,欲与柳宗元争胜。善书法,长于楷、行,以秃笔取劲,姿尽骨全。

【16】见《虞山琴川话常熟》,作者阮仪三(《文史资料辑存第十辑》)

【17】见《常熟古桥》第18页,编者陈颖、张军,苏州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第1版。


责任编辑: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