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怎样培养内容付费的产品服务精神?
站在产品的立场,图书一直以来是一个单向传播的内容产品。
多少年来,出版人的使命都是把好的内容带给读者。在信息匮乏的时代,这样做当然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在信息极大丰富的今天,图书尽管还是信息的一个来源,但是对于读者来说已经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出版行业的产品,一直局限在纸质图书这一个产品形态。尽管这几年来,很多出版社/出版商也开始了一些新内容付费产品的探索。但是从出版人的目标来看,这个行业80%的从业人,都是在想如何出更多的书。
想出书有错么?当然没错。但是我们要分清楚,你是只想出书,还是只想出好书。这一字之差,完全是两个概念。
而且,我们很多人都清楚,图书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的产品。除了那些存在指令性购买的图书以外,每一种图书在上市之前,都会面临着两个可能:要么畅销,要么滞销。而成功的几率,往往是不可预测的。不管你的作者有多大牌,不管你的内容有多稀缺,市场上的读者是否会对买单,再好的出版人也不敢拍着胸脯说肯定能卖,能不能有销量,七分靠打拼,三分天注定。
所以,整个出版业的业务,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我们提高出版规模来降低销售可能的风险,希望用畅销品的销售来对冲滞销品的损失。但是,规模的增长又让产品打磨的时间变少,这反而又增大了滞销的风险。因此所有参与的出版方,就是在出版的这个业务过程中,不停的平衡这种风险。
而在另一头,以互联网为依托,以音频、视频为媒介的内容平台,他们在做什么事呢?
知乎,1.2亿注册用户,1700条问答,开始通过知乎live、电子书销售乃至纸质书出版切入内容的制作与销售。
得到,作者专栏、大师课、精品课、每天听本书,不但在产品形态上已经多样化,付费规模正在支撑罗辑思维挺进IPO。
樊登读书会,一年就讲52种书,一个年度会员用户365元,他们已经拥有了400万付费用户。
这些公司的内容产品有什么特点呢?这些依托互联网的内容生产者,不管中间经历了多少次产品迭代,他们在一定时间段内的产品一定是有限数量的。他们总是在磨合一个或者几个产品,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益。
对于他们来说,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如何让更多的用户加入进来,这一点是互联网打造内容产品的核心。至于内容的权威性,这个对出版行业来说无比重视和追求的点,恰恰是互联网公司不那么关心的,因为,他们总能找到同类的替代者。
那么,为什么用户更喜欢这些互联网平台而不爱读书了呢?
其实,出版行业并没有做错什么。但是,用户的心变了。因为,在这个时代,互联网在以一种你无法抵抗的力量摧毁你过往的信息获取习惯。比如说,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改变你信息获取的路径。
当我们的用户越来越习惯被引导,越来越适应包裹在知识服务精神里的大数据需求算法时,纸质书这种冷冰冰的产品,正在被用户慢慢的放弃。我们的出版人们,既不知道用户因为什么而购买,也不知道因为什么而不买,更不知道,自己可以为用户可以提供什么。我们关心的,只是这本书能卖多少,谁能帮我们卖多少。
而且,你以为这种互联网的服务精神只会瞄准用户么?当然不是,无论是知乎、豆瓣乃至新浪,他们正在用这种服务精神去挖出版行业最重视的作者资源。对于作者来说,一边是可以提供各种各样服务的知识平台,有用户,有收入,有团队。另一边是只能帮着出本书的出版社。如果你是作者,你选谁?
现在,这场争夺用户的内容战争正在打响,而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绝对不是在战场上厮杀的内容产品,也不是背后操作策划这些内容产品的人,而是我们今天说的产品服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