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如何顺应出版新业态?

对出版界来说,新兴出版融合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 在新兴出版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对编辑以及技术编辑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对技术编辑来说,合格的技术编辑在出版新业态下应该怎么应对?

立足传统出版技术,积极面对出版新业态

长期从事传统出版的技术编辑都知道,技术编辑着眼于图书外在和内在的形式。图书的外在形式一般是指图书的用材、装帧工艺、开本大小等;内在形式是指图书的版式、体例、图片、字体字号等。作为技术编辑,主动学习出版领域的新形势、新动向;主动接触出版领域的新技术,是时代赋予我们出版人的责任,是编辑和技术编辑职业技能的担当。

技术编辑对稿件质量的把握能力是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编辑对稿件的把握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对作者发来的电子原稿中的图片质量把关。包括图片版权的溯源及地图引用的完整性、合法性,避免出现严重的常识性、政治性错误;把握图片的清晰度、像素、分辨率等是否符合出版要求,对不符合出版要求的图片,技术编辑有责任、有义务及时提请作者重新提供。

第二,对排版厂提交的电子文档及纸质校对稿的技术要求把关。包括对体例格式的整体把握,以及弄清排版厂家的设计者自行引用的图片、字库是否存在侵权隐患。技术编辑有责任引导、规范设计人员在这方面避免侵权。

第三,弄清传统出版物和数字出版物对付印或发布的电子文档要求。关于纸电同步的出版物,排版厂家向出版方提交用于印刷的PDF文件时,技术编辑对PDF文件的要求是,必须含有书签。另外,在字体、图片分辨率、图片效果呈现等方面的要求有所不同,也需格外注意。

001.jpg

学习数字出版新技术,助力纸电同步出版

数字出版物借助技术、平台和传播上的优势,不仅在自身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表现抢眼,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同步出版的纸质出版物的市场需求。技术编辑在出版融合蓬勃发展的当下,发挥数字出版在技术上的优势是不可回避的时代要求。

提高综合技能,多方应用数据技术

信息时代对技术编辑来说,信息处理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日常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还可用于引导作者,提高稿件质量。在办公软件的应用方面,技术编辑们熟练运用Word软件的各种常用编辑功能、第三方插件等工具加工稿件。另外,将编辑出版工作中运用相关应用软件的经验,反馈给作者,便于后续的编辑加工,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

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大型丛书出版项目“建筑设计资料集”为例:该出版项目耗资上亿,历时8年,丛书署名作者3000多人,参与编著的作者1万余人。对编辑加工的技术处理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为项目组具备技术层面上的把握能力,所以,该大型出版项目在组稿之初,编辑们就对庞大的作者群有着明确、规范的稿件要求。丛书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业界“天书”,这是责任编辑和技术编辑在技术方面通力合作的成功典范。

多部门通力合作,做好复合出版技术工作

技术编辑在多部门协同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时代的出版事业对技术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提高数字出版平台的运用和后台管理能力。纸、电同步的出版物在推向市场之前,技术编辑都要以多年来在传统出版领域所养成的严谨态度,对数字出版物在“形式”上严格把关:准确把握同一内容、不同形态出版物的体例格式;数字出版物在PC端、移动终端上怎样正确、完美地呈现等。出版物正式面市之后,还要根据终端用户的反馈意见,做好不同部门后续的技术支持工作。

第二,提高从不断涌现的新平台、新技术中捕捉商机的能力。如何从众多出版物形态中发现适用于自己出版内容的商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基于武汉数传公司RAYS技术的应用给出了答案。RAYS系统的内容“编辑自营”、内容销售的碎片化、针对用户端的靶向微销售、用户对平台推送某个内容的“微打赏”等,都是该系统的亮点。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已部署了RAYS应用平台,为所有编辑人员部署了编辑端、作者端账号,现已投入使用。

第三,加强技术编辑助力纸、电同步出版物的营销。技术编辑可从用户群体分析入手,分析用户的分布情况、用户构成、消费习惯等,这些信息有助于把握选题策划方向,有助于营销部门从渠道上把控图书的分区投放等。利用既有出版方平台、专业BBS、自媒体平台向目标用户精准推送与纸书同步的数字出版物。撰写出版物推介语,包括关键词、导读、提要等,准确把握读者心理,引导读者消费。另外,在某个特定时期,精心遴选某个特定出版物在电商平台推出“限时抢购”“一元抢购”等促销活动,也可有效吸引读者眼球,以达到提升销量的目的。

总而言之,技术编辑在职业技能方面的学习状态可归结为:永远在路上。

(本文作者:丁玉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来源:中国出版传媒网,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

责任编辑:小志
文章标签: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