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年鉴研究”的搜索结果,共115

企业年鉴编纂的研究与实践

企业年鉴编纂的研究与实践

企业年鉴是档案编研的重要内容。年鉴编纂工作,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科技发展有重要作用。文章结合年鉴工作实践,研究了编纂企业年鉴的现实意义、要点以及对企业年鉴编纂人员的要求,提出了年鉴要具有权威性,满足企业的需求,反映企业的发展变化;年鉴编纂人员要有政治意识、保密意识以及为企业服务的意识。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年鉴发展之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年鉴发展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阶段的科学判断。当代中国年鉴事业,历经百年探索和几代人的开拓,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年鉴事业发展首先要思考和解决的是年鉴发展道路问题,亦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年鉴发展道 路问题。这是事关年鉴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

试论欠发达地区“三级综合年鉴全覆盖”的后发优势——“零基础”地区实现全覆盖的工作方法探讨

试论欠发达地区“三级综合年鉴全覆盖”的后发优势——“零基础”地区实现全覆盖的工作方法探讨

笔者结合自身在欠发达工作实践,尝试总结欠发达地区“两全”覆盖的后发优势,尤其是探讨“零基础”地区实现全覆盖的工作方法,从张家界的工作实际出发,阐述“万事皆备”的地方志事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蓝图绘就”的地方志依法治志新阶段、“后发赶超”的具体工作路径,重点阐述先进经验的可供借鉴、工作体制的一步到位、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带来的“优秀年鉴”的必然结果。

网络年鉴创新途径的探索

网络年鉴创新途径的探索

实现“互联网+”是年鉴发展的新趋势,在此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与困境同样无法忽视。年鉴理论研究与实践者要以坚持年鉴基本属性为前提,以互联网思维全面改造年鉴工作为关键,以年鉴编纂实践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网络年鉴的创新发展,实现年鉴事业在互联网时代的繁荣发展。

《南通年鉴》资源开发利用的几点思考

《南通年鉴》资源开发利用的几点思考

“地方志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就是有系统、权威的地情资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就是要考虑怎么发挥优势,做好地方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地情资料是严谨的,但是开发利用的方式应该是生动活泼的。”因此,引导全社会读鉴、懂鉴、用鉴、传鉴,让年鉴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年鉴工作在新时代的一个新命题。

地方志的学科属性及历史演变

地方志的学科属性及历史演变

宋朝以后把方志提到“一方全史”的高度,极力追求方志内容的系统化、完备化。直到民国时期,方志工作者才不断用现代学科观念来审视、判定和改造方志,但是仍然或多或少地受到历史的局限。当今,知识文化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必然,方志与各学科密切联系的同时,更加注重追求多学科综合,全面记述风土人情的自身特色。

香港为何至今一直没有修成地方志?

香港为何至今一直没有修成地方志?

2017年尾,距离2004年在岭南大学举行的本地学术界推动香港修志的第一次学术研讨会已经过去13年,遵循“政府支持,学者主修,社会参与”的模式,香港修志却仍未走出实质性的第一步。问题究竟出在何处?当前准备工作进度如何?有无可借鉴的修志模式?修志人员对未来有何期许?一众修志人士虽面临资金困顿,却不言放弃。如今他们对新一届特区政府的支持充满期望,相信香港修地方志“临门一脚”问题有望解决。

论从家族修谱到社区、行政村修志的现代转换

论从家族修谱到社区、行政村修志的现代转换

家谱和地方志,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是构筑中国历史与文化大厦的重要文献支撑。旧时由于国有史、郡有志、家有谱,传统文化的覆盖是全方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部分家谱被焚毁或停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列入国家重大文化工程。要实现文化兴国的目标,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让基层百姓以最直接的方式接受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

基于增强科技年鉴实用性的探讨

基于增强科技年鉴实用性的探讨

科技年鉴作为一种大型科技信息总结汇编的资料性工具书,其属性决定科技年鉴的定位和功能。为民而编,编以致用,才能发挥科技年鉴的最大价值。文章从科技年鉴的属性出发,从内容和形式角度探讨提高科技年鉴实用性的方法。

浅议《江苏年鉴(2017)》编纂特色

浅议《江苏年鉴(2017)》编纂特色

《江苏年鉴》是一部编纂特色鲜明的省级综合年鉴。《江苏年鉴》2017卷用165万字全面、系统地记述和反映了2016年江苏省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年度状况,在框架设计、图片专题和资料挖掘等方面都有所创新。

12115条记录首页上页12345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