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方志微信公众号的开发和利用看志鉴的数字化传播

摘要:数字化发展是地方志融入信息社会的必然选择,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的资料传播和实现高度社会化的利用,是志鉴数字化传播和利用有效且便捷的途径,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微信公众号平台持续高效运营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关键词:方志文化  数字化  微信公众号 

在依法修志编鉴和修志编鉴为用的时代,如何让志鉴资料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播和利用,成为地方志工作者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重要课题。文化是经济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软实力,志鉴作为出版业界的文化产品,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公共信息的载体,承载着非常丰富的资源,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发展潜力极大。然而,长期以来,地方志并不为人们熟知与常用,其普及和使用有限,知晓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要提高低年龄、低学历和学生等群体对地方志的认知,同时提升尤其是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等对于地方志的运用。因此,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地方志作为一种悠久的文化,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大力发展信息化事业,从而拓展社会价值和效益,使地方志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真正显现出来,而不再是少数人的专门领域,由此增强志鉴发展的生命力,实现地方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地方志系统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还远远落后于报纸、杂志等信息媒体。就目前中国地方志事业的整体发展方向而言,作为两大主业的志鉴在实施顺应社会信息化趋势的创新中最紧要的任务,就是实现数字化传播,这不仅是地方志真正融入信息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数字化首先是实现方志传播手段的变革与创新。在当前信息化技术普及和终端应用得到充分开发的大环境下,将地方志资料碎片化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以下简称“公众号”)进行实时传播,是实现数字化传播的一条有效且便捷的途径。

一、志鉴数字化传播的必然性

 信息化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实现志鉴数字化的社会保障和技术支撑。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首先由一位日本学者提出,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是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社会普遍认同的信息化的科学定义是:新的信息与通信技术普及应用导致的信息传递时空阻碍性的消失,在信息基础设施到达的地方信息可获得性趋同。也被理解为与此相伴随的社会组织之形式及其属性。在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对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定义如下:“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根据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如今,社会信息化程度迅速提高,各级政府的体制、功能与管理方式正在发生变革,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改变人们接受、处理和传播信息的思维与习惯。中国现代志鉴经过近40年的发展,在规模和数量上,已经跃居世界志鉴生产大国的行列。志鉴是系列性史册和综合性资料工具书,以信息汇集、加工、存储和传播作为基础,发挥着信息交流、知识积累以及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具有相对稳定的表现形态,是存储特定价值信息的文化产品。在外部大环境这样的信息化洪流之下,志鉴作为出版业界的文化产品,就必然要紧跟时代潮流实现自己的志鉴信息化事业,只有经过信息化洗礼的地方志产品才能真正成长为有生命力的朝阳产业,从而实现数字化的传播和利用,更好地发挥存史资政、社会教化的积极作用。

二、方志微信公众号的开发和利用

(一)微信公众号是志鉴数字化传播的必然选择

 随着微信的爆炸式利用,公众号也随之快速发展。公众号是腾讯公司于2012年8月推出的一款微信配套媒体平台,利用公众号可以实现消息推送、品牌传播、分享等一对多的媒体性行为活动,实现与微信无缝衔接。准确的应用定位和后续运营中丰富实用功能的陆续开放,使得微信和公众号呈现出爆炸式的应用和亿级的受众。2016年底,腾讯《2016年微信影响力报告》指出:“总体数据显示,微信每天都有7亿多用户登录;超过9成微信用户每天都会使用微信,半数用户每天使用微信超过1小时;2016年微信公众号平均发文138次,平均发文量达518篇,平均单次发文4篇,文章整体平均阅读量3603次,平均点赞21次。头条文章平均阅读量5424次,是整体平均阅读量的1.5倍。”另据报告显示, 80%以上的微信用户都会关注公众号,企业和媒体的公众号是用户主要关注的对象,比例高达 73.4%。用户关注公众号主要目的是获取资讯(占41.1%),其次是方便生活(占36.9%)和学习知识(13.7%)。这一串数据已经说明,微信和公众号正从根本上颠覆着社会大众传统的生活方式,改变着社会公众接受信息的模式,刷微信获取信息已经成为社会公众每天的必备事项。

公众号范式的开发和操作模式,及其与微信的无缝衔接和微信自身的高覆盖面以及高频率被使用的性能,使得公众号的申请和利用也呈现出几何式的极速增长。据腾讯2016年底统计,各类公众账号总数已经接近2000万个。公众号成为各类媒体、企业宣传的首选自媒体平台,政府各部门特别是涉及公共服务的部门都推出政务公众号以适应移动互联时代的政务公开和服务信息化要求。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之下,社会大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而如何让与社会大众日常需求密切相关的地情资料能有效传播甚至成为热门资讯,当前最佳的也是最主流的选择无疑就应该是与微信模式的契合了。通过公众号这类高互动性的社交应用来实现在有限开发成本上的高度社会化的利用,是志鉴数字化传播和利用有效且便捷的途径。

首先,公众号平台的范式开发是志鉴数字化传播的最便捷平台。公众号平台不需要进行任何源程序的开发、构架和编写,公众号会依据发展和运营需要自行增加和完善相关主流程序和需求,基本利用模式都有固定的操作模板,用户只需要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按模本进行相应的设置。公众号平台自带服务平台,各类操作疑难都可以在线得到解答。实现运营者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公众号运营发布。

其次,公众号的定向推送和无边际互动模式是志鉴数字化传播的最有效平台。只要关注了公众号的微信用户就能在公众号即时发送信息时秒速收到信息,实现信息社会化迅速传播。公众号支持跨操作系统平台操作,群发的信息能实现即时发布,关注的微信号和其他应用平台如QQ等一样能实现即时转发,实现无边际互动模式。通过多平台的转发和推介,能迅速、简单的实现发布的信息为社会公众所了解,而且内容形式多样,可以是音频、视频、图片和文字等立体丰富的材料。

再次,公众号平台免费和用户生态稳定的特点使其成为志鉴数字化传播的最适宜平台。用户只需要消耗少量的网络流量就可以无限制地查阅公众号所有消息。公众号关注用户一般是对公众号运营内容有兴趣或需要才会关注,因而稳定性比较强,容易形成种群式连续性传播,实现信息受众生态稳定良性传播。同时,公众号是半开放的平台,只有关注公众号或者转发信息,才能让社会公众查阅到相应信息。公众号所发布的内容不会在公众号发布源头形成极度聚集,因此不至于会出现类似于微博这样完全开放的自媒体平台所不能掌控的有恶意评论或肆意攻击诋毁的局面。即使公众号在开放评论功能后,对评论功能的显示也拥有绝对设置和选择权。这些都意味着公众号平台能实现受众生态稳定,信息发布范围广而不高度集中,因而是适合志鉴资料传播的主动发布和被动获取平台。

(二)方志微信公众号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在“互联网+地方志”及微信公众号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全国很多地方志工作机构顺势而动,从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到各省、市地方志工作机构基本都开通了公众号平台,也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方志行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果。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方志中国”公众号平台,开通以来实现了较大的日发布量,且信息发布及时,成为中指办面向全国的重要方志信息发布平台。地方方志公众号中“方志广东”开通时间较早,且地情信息发布地域特色明显,很好地实现了广东地情信息宣传。杭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方志杭州”公众号平台将地情资料以极具可读性和生活性的文章样式发布,让受众有了乐于阅读的主动性,是成功的城市方志公众号样板。

2016年3月,由福建省方志委主办的微信公众号平台——“方志福建”开通试运行。公众号平台先后开设“动态方志”“福建记忆”“福建要闻”等专题,并配以动态性的新闻和简讯等,全方位地展示分享全省乃至全国地方志系统的工作动态、全省历史文化和现代特色发展状况、志鉴工作理论和实践等。公众号开通以来,始终着力于及时便捷地展示地方志公共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且不断探索扩大宣传面和受众频率,如面向全省征稿,挖掘志鉴珍贵史料信息资源等。未来,“方志福建”公众号还将在挖掘群众关心的社会民生大事,策划福建省情内容以及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互动功能宣传福建方志文化和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等方面进一步开发和创新。

实践告诉我们,志鉴信息和地情资料的平实特点和公众号的传播决定了要做好这类宣传平台要下大功夫,绝对不是简单的“复制”和“发布”了事。同时,在公众号平台要杜绝信息泛滥,让忠于地方志的信息得到原汁原味的发布和宣传,保证公众号平台信息的原创性。因此,绝不能千篇一律地转发各类文件和领导文章,而是要用心经营,做到各具特色和滋味,实现信息内容专业化,服务社会大众化。

三、数字化人才培养

公众号日益成为重要的社交网络和资讯发布平台,在不久的将来,各级方志机构应该都会运营。就现状而言,全国范围内地方志微信公众号总体数量还并不多,各地比例并不均衡,发展质量、水平更是参差不齐,也说明地方志微信公众号的进一步完善,其结构功能的合理、运营效果的提升等,都将成为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而在这背后,隐含地实际上是数字化人才培养和管理的重要课题。

公众号运营看似简单,实则耗费人力。要实现持续性高效运营,对平台的投入和运营人才的培养是重点,人才培养更是重中之重。人类社会的发展,首先是人的能力进步和素质提高,新时代的信息化过程,首先是信息化人才的实践过程。因此,从主观条件上来讲实现志鉴宣传的数字化过程,就是要能逐步培养出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要求的数字化人才的过程。在具体工作中,就是要打造适应移动新媒体的工作团队,形成专业从事地方志微信公众号编辑的优秀人才队伍。

当前,许多地方志机构的微信公众号信息发布和管理工作等多是由方志业务人员承担,“方志福建”公众号也是基于这样的管理和运营模式。但从长远来看,为使微信公众号能更加健康的发展,并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专业团队的构建必不可少。一个完善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建设应该包括至少以下几方面内容,即框架建设、日常管理、技术支持。框架建设包括基本的能体现出地方志特色的模板搭建和根据本单位实际需要进行的栏目建设;日常管理包含微信稿件的编辑、美工,以及信息的及时推送;技术支持则要负责整个微信平台的技术服务。除上述之外,一个高质量的方志微信公众号平台还应开展衍生的推广活动,以更好地实现推广地方志文化、服务大众为目的。此外,还必须注意在使用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时产生的外部稿件版权问题等。以上这些内容都颇具专业性,的确不是普通的方志工作者在短期内能够精通甚至掌握的。这里所需要的人才,既要拥有地方志领域的专业性素养和能力,又要是具有能学习、吸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方志机构在明确了数字化发展的要求和方向后,应该多方努力,在构建专业团队方面进行更多的投入。首先,应从现有的队伍中积极培养信息化人才,给予相应岗位和合适的人员充分的机会和环境以迅速学习、吸收和应用信息技术,逐渐适应信息时代的特点和环境,特别要着重培养能快速吸收、融合应用信息技术到地方志领域的特殊人才,这就需要制定详细的规划,从人员的选择到培训平台的建立,形成系统成熟的运作模式。其次,省级公众号平台应至少在负责信息工作的部门中安排专人负责统筹,并以此为其主要工作。福建省方志委将在配备专业人员统筹指导方面加大保障力度,使“方志福建”的运营更加规范高效,为其进一步拓展服务空间、打造精品奠定坚实基础。还有,就是应加强全体地方志工作者在数字化传播方面的学习和能力培养,为稳定的数字化传播储备人才,这就需要全系统持续的宣传和努力,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让我们身处的微信文化大环境真正覆盖每一位方志人为其努力奋斗的地方志事业。

作者:

欧长生,福建省地方志编委会年鉴处处长

林忠玉,福建省地方志编委会年鉴处主任科员


责任编辑: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