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服务“一带一路”的路径探析——以纪录片《美丽西江》为研究范本

丝绸之路是一条历史之路,是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2014年,他在APEC会上概括为“一带一路”。2015年3月中国政府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发起者,要让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新活力。
一、从文化交流角度看“一带一路”
正如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所说:文化就是交流,交流就是文化。人们在交流中得到信息,从而学会了思考、感受、信仰,而这些信息都打着文化的烙印。虽然文化并不是人类行为的唯一动因,但是它无所不在的特性使它成为最强大的因素。“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共建之路,也是文明对话之路。人文交流、文化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这一点,官方早有论述。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指出,人文交流合作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国官方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倡导文明宽容,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人文交流更加广泛深入,不同文明互鉴共荣,各国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求是》《人民日报》分别刊文:“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进程中,我们应当坚持文化先行,通过进一步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沿线国家落地生根。”“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过程中,文化融合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在交流中互学互鉴,能够打破地域的界限,消除不同文化间的隔阂。”

001.jpg

关于“一带一路”建设倡议发出后,在文化交流上,各国政府也付诸实际行动,“一带一路”框架下文化交流活动频繁举办,如相互间扩大留学生互派规模,开展合作办学;沿线国家间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合作开展广播影视剧精品创作及翻译,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共同开展世界遗产的联合保护工作等。
二、地方志是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及多样性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作为中华文化重要载体,地方志是我国文化遗产中非常宝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据统计,全国保存的各种方志有八千五百种左右,共十一万多卷,占我国现存古籍十分之一左右。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个优良传统,明代以后更是形成了一种制度,保证修志工作不断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编纂完成首轮、二轮省、市、县志书8000多种,编修部门志、行业志、专业志、乡镇村志270000多种,编纂地方综合年鉴2300多种,还编纂出版了大量地情书,字数以百亿计,形成了以反映国情、地情为主要内容,全面系统、持续不断、卷帙浩繁的社会科学成果。可以说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当代改革开放文化,在地方志中都能找到。在世界范围内,习惯于将中华传统文化归结为儒家文化。但中华文化又不局限于儒家文化,还有多样的地域文化。地方志正是多样性地域文明的重要载体。当代方志学大师仓修良将“突出的地方性”归纳为地方志第一大特征。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山川气候、物产资源、风土人情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不尽相同,于是各地的地方志在内容上也必然是各具特色。还有人在地域上对中华文化又作了细分,如关东文化、燕赵文化、黄土高原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荆湘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西南少数民族文化、草原文化、高原游牧文化等。
可以说,卷帙浩繁的地方志成果承载了中华文明及多样性地域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作为联系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桥梁之一,地方志、地方史、年鉴、地情应成为‘一带一路’信史文化重器”。如何让书写在古籍旧志及新方志中的文字都活起来,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从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责任编辑: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