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服务“一带一路”的路径探析——以纪录片《美丽西江》为研究范本


以纪录片第4集《村落》为例,《村落》讲述了发生在西江流域四个不同地点的故事:王勇国一家生活在灵渠岸边,这个男人平时去城市务工,每当水稻收获的季节,他都要回家收粮。蔡建豪是一个生活在肇庆高要黎槎村的小伙子,在年轻人纷纷去往大城市的潮流下,他选择了坚守古村,成为了一名“鹅司令”,带着一帮孩子组建了舞狮队,传承舞狮这种在当地流传千年的习俗。三水迳口,杜马夫妇放弃了城市的工厂,租下山地建设禅园。广西贺州黄姚古镇,郭天作一家团聚在一起,席上有凝聚浓浓乡愁的豆腐圆,而郭天作最终也没有提出是否要把建于乾隆年间的郭家大院改造成客栈的议题,因为他感觉到没有什么比一家人聚在一起更重要。叙事镜头中,不经意呈现出由古老的秦人开凿出的灵渠;高要黎槎村的八卦建制;顺应自然地势地貌而建,保留了最大的野趣,处处展现出主人“自然心”的禅园;黄姚村的柚子灯、村规民约,等等,一样样如春风化雨般娓娓道来。黄姚古镇上郭家大哥一句“各家各户都翻新老房子,古镇就不存在了”比任何说教都有说服力,也更能展现传统村落面对现代冲击的坚守。

001.jpg

可见想让外国读者了解文化产品背后的中国元素,就需要多一些具体的说明,少一些抽象的概念;多一些人文色彩,少一些生硬说教;既准确鲜明,让外国受众看得懂、听得进,又亲切自然,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国的事情,大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镇发展,小到柴米油盐、婚丧嫁娶都有吸引国外受众的故事,文化产品需要做的,就是以此为中心,采用国际上能够认同的表达方式讲好故事。
片子并非尽善尽美,比如第一集《活力》,皮划艇上的搭档王杭州和闪米特在大藤峡取水时,片子中仅从自然地理角度描述了大藤峡之险要,缺乏对历史的回顾。依仗大藤峡险要地势,沿线瑶民曾发动过大规模对抗明王朝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前仆后继,持续两百多年。而弥补历史记录之不足,正是地方志工作者的擅长之处。尽管如此,片子的叙事方式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尤其是在地方志机构创新工作方式,采取编修影视志等多种“志体”的背景下,在对外传播中,地方志不应拘泥于传统形式,否则尽管客观真实全面系统,但将只是一堆分门别类、以时为序的枯燥事实或统计数据,毫无吸引力可言。

001.jpg

2、文本流转,翻译与跨文化
讲好故事只是第一步,文化输出中还面临不同语言间的转化。语言既是交流工具,也承载了文化。如何使一种语言转化成另外一种语言时,能尽可能完全的保留它原来的意义,这是语言翻译学关注的重点问题。对于语言表达中所涉及的中国元素,如诗词赋、歇后语、中国古代哲学观念等,要通过“使外国化”的翻译方法,以接近汉语语言的内涵,以引导“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翻译的语言更好地了解地方志所记载的中国各地的历史文化。此项重任不是单依赖地方志工作部门就能完成的,提出此观点,是提醒地方志工作者在对外传播中,要注意与语言翻译学者的交流与合作。
此外,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我们会面对世界各地不同的文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上有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西方文明、印度文明、非洲文明等多种文明,上百种语言并存,文化差异巨大。要充分了解这些国家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去除以“我”为主的对外传播模式,注意传播效果。比如,白裤瑶有砍牛祭祖的丧葬习俗,而印度则把牛奉若神明,如此情形审核时需谨慎。(作者:柳玉秀,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摘自《广西地方志》期刊2016年第4期)

责任编辑: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