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与鲁南运河的历史变迁

  京杭大运河奔腾南下,流经鲁南与苏北。大运河在鲁南与苏北境内有一个复杂变迁的过程,历时千年,河道先后经历了从苏北宿迁境内南北改道以及鲁南境内东西两线形成的过程,历经了许多人间的沧桑,也起到了造福人间的巨大的历史作用。

  一、通济渠的开凿与大运河的南北改道

  1、隋代通济渠的开凿

  公元7世纪初,隋朝统一了中国。隋王朝的统治虽然仅仅两帝37年,但是隋文帝杨坚与隋炀帝杨广父子俩却征用民力先后开凿了永济渠、山阳渎(沿邗沟旧道)、江南运河与通济渠。其中通济渠即包括今天江苏省泗洪县境内的老汴河河道。

  老汴河,是历史的幸存者,其上游被后来的濉河所夺,下游入淮口的一段河道已淹没于洪泽湖水中,与湖连成一体,今仅存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境内33.1公里的一段,上承濉河,下经青阳镇、石集乡、城头乡,由临淮镇注入洪泽湖。老汴河也曾有过骄傲的历史,它曾经作为京杭大运河最重要的一段干流——通济渠,为祖国的南北漕运事业建功立业数百年。

  隋炀帝登上帝位以后,遂从长安迁都洛阳,史称东都。隋王朝十分重视漕运事业,以保障京都政治、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隋大业元年(605),隋炀帝命左丞相皇甫谊与大臣辛亥,征调河南、淮北男女民工100多万人,开凿通济渠。全工程于当年三月二十一日开工,八月十五日竣工。《中国古代史常识?历史地理》一云:“(通济渠)折向东南接通蕲水,经皖北至淮阴入淮水。”此处实为误载,入淮口当在盱眙对岸古泗州治所——临淮,当时从泗州至淮安之间的淮水一段河道,实际上也成了通济渠的一部分。

  2、隋唐运河的湮废

  唐代“安史之乱”以后,通济渠沿岸地区处于藩镇割据的混乱状态之中,河道阻塞,漕运一度中断。北宋时,王安石在变法期间曾与沈括一起对通济渠进行疏浚。后南宋与金国对峙,双方划淮为界,战争连年不断,通济渠上消失了往来的白帆。宋乾道五年(1169),孝宗赵慎派楼钥出使金国,楼钥北行途中见汴水几乎断流,遂于马上记下了当时的景况:“自离泗州继汴而行,至此河益湮塞,几与岸平。车马皆由其中,也有作屋其上。”畅通数百年的通济渠渐渐归于湮废,又经岁月沧桑,人间巨变,河道今仅剩泗洪县青阳镇至临淮镇60余华里一段,俗称老汴河。

blob.png
隋朝大运河

  3、苏北运河的南北改道过程

  京杭大运河的改道与各个封建王朝政治、军事中心的转换有着直接的关系。隋朝运河的形成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宋朝运河即以开封为中心,元朝运河则是以北京为中心。为了加强北方政治、军事中心与南方经济发达区的连接,元朝统治者一纸号令,便将大运河的方向由两个东西方向,改变成一线南北方向,从而奠定了今天贯通南北大运河的基础。

  随着通济渠的消失,今江苏泗洪、盱眙境内的汴水虽然依旧入淮,但大运河航道从此北移,由来自河南变成来自山东。河道经徐州、穿宿迁,达淮安,历史地取代了旧运河河道,重新担当起南北漕运的历史重任。

  清代康熙皇帝对治水尤为关注,他曾把治国三件主要大事书成警语悬挂在宫内的廊柱上,一件是“三藩”,另外两件便是河务与漕运。康熙帝曾六次南巡,其目的不是游山玩水,而是为了沟通人心、了解民情以及视察水利、督修运河。

  在此之前,苏北的运河河道主要是以黄代运,就是用古黄河代替运河通航。时漕船北上,自淮阴清口(今淮安市码头镇北杨庄附近)进入古黄河后,直达宿迁境内的董沟口才离开黄河北上。后董沟口被黄河泥沙淤塞,漕船就只得取道骆马湖。时骆马湖湖阔水浅,无法拉纤,漕船经常搁浅。康熙十九年(1680),靳辅便命地方官征集民工开凿40余华里长的皂河,上接泇河运河,下达黄河。不久又开凿新河三千余丈,经龙岗岔口,将皂河运口下移至张家庄,故称张庄运口。

  康熙二十五年,靳辅又征民工,从张庄运口向南开一条河道,出骆马湖口,经宿迁,历桃源(今泗阳县城南),至清河(今淮安市)仲家庄注入黄河、淮河交汇处的清口,全长180华里。这条河连同皂河北上山东台儿庄的运河,统称为中运河,又名中河,下与里运河相接,并在至今300余年的时间里,一直被称为“黄金水道”。

  二、苏鲁运河东西两线的形成

  1、泇河运河的开凿

  开凿泇河,是明代运河整治的三大工程之一。泇河有东西二源,东泇河源于费县箕山,经卞庄而南。西泇河源于峄县抱犊崮山下(枣庄市山亭区)的东洋泉,汇巨梁山山麓诸泉,南至三合村与东泇合,又南与氶水合,氶水出峄县北花盘山下沧浪渊,南合武河、汇沂水入黄河。万历年间为避黄河之险开泇河运道由此大通。因以泇河为主要补充水源,史称这段运河为泇河或泇运河。泇运河长260里,分属江南邳州者100里,其在山东省属峄者110里,又50里属滕。当时,京杭运河峄、滕段为160里,其主要河段在山东省枣庄市境内。

blob.png
通济渠

  明朝的中后期,鲁南河段受黄河侵扰,运道经常阻塞。嘉靖年间,黄河于徐、沛屡决,淤徐州以北运道。为避黄河扰运,工部尚书朱衡开南阳镇至留城间南阳新河,移运河于昭阳、微山诸湖之东的地势稍高处,以诸湖作为滞洪区,使黄水泛滥入湖行蓄。但因以地逼黄河,仍河患不断。隆庆四年九月黄河决邳州,睢宁至宿迁段阻运船千余只,总河翁大立请开泇河,因工费太大而作罢。万历初,都御史傅希挚又提出开泇运河,亦未被批准。万历二十一年(1593)汶泗泛滥,堤溃运阻,总河舒应龙挑韩庄中心沟,通彭河水道,以泄湖水,泇河路始通。万历二十五年黄河又决黄堌,徐州、吕梁二洪干枯。万历二十六年,总河刘东星寻韩庄故道,凿良城、候迁、顿庄及挑万庄,由黄泥湾至宿迁董家沟,其后,建巨梁桥石闸,德胜、万年、万家庄三草闸,而试行运,漕船十分之三由泇运河北上。万历三十一年河决沛县,由昭阳湖穿夏镇,横冲运道,万历三十二年总河李化龙大开泇河,自直河至李家港,二百六十余里,尽避黄河之险。其间又建韩庄、台庄等八闸,以节宣水利,泇运河遂开始通航。

  从隆庆年间都御史翁大立提出开泇运河,到万历三十三年开泇完成,历经30多年,由借黄行运,到另辟新河,使漕运通畅的重大水利工程之开端,并给后人治运很大启示。所以,清康熙年间,河道总督靳辅评价说:“有明一代治河,莫善于泇河之绩。”

  2、苏鲁运河西线的演变

  京杭运河苏鲁东西线是指上自山东微山湖梁济运河入河口,下至江苏邳州大王庙的这一河段中,分别沿微山湖东西两岸开通的两条航线。根据徐从法先生主编的《京杭运河志》记载,最初规划的京杭运河江苏境内北段至山东的河线有两条,一条为东线,从苏北大王庙西行至台儿庄沿微山湖东岸,经韩庄北穿独山、南阳二湖,达济宁市;一为西线,从大王庙至蔺家坝船闸,北行至二级坝再北行至济宁市。东线航道为明万历年间开凿的泇河的一部分,今称韩庄运河,下通江苏邳州大王庙,南连苏北运河。西线航道是京杭运河第一期工程为配合徐州以下运河整治而开挖,可至徐州蔺家坝。

  苏鲁运河西线历史悠久,其上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在位时开凿的连接济水与汶水的荷水,战国时期魏惠王十年(前360)开挖的鸿沟,隋大业四年(608)开凿的永济渠,以及元代贯通京杭大运河时疏凿的济州河与会通河。这条最初称古泗水的河道,是淮河下游最大的支流。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工部尚书朱衡为了国家漕粮运道免受黄河水患的侵害,根据前贤胡世宁与盛应期的主张,发动当地民工,开凿了北起山东鱼台南阳,南至江苏沛县留城长141华里的南阳新河。新河经鲁南夏镇进入徐州的黄泗故道,再经宿迁、淮安南接邗沟。数百年来,这条古老的运道时断时续,盛衰交替,伴随着东线泇河运河开成通航,较长时间被废弃不用,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再次复兴,继续通航。

  3、苏鲁运河东线的形成

  苏鲁运河东线的历史虽然只有400多年,但它开凿的背景却比较特殊。也可以这样说,东线运河的开通,是由于黄患所迫。自南宋黄河入泗夺淮开始,黄河洪灾害运,一直没有间断过,尤其是到了明代中、晚期,这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西线的南阳运河开通后,在近期内虽然有所缓解,但仍然不能彻底解决这一大历史难题。并且,国家漕运常常因“黄害”而受阻,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心腹大患,于是,“借黄行运”还是“避黄行运”,又成为当时朝廷争论的焦点。经过长达30多年的激烈争论,是与非才逐渐明确,避黄行运这一观点终于被朝廷采纳。明万历三十二年,又经过几任河臣的不懈努力,朝廷方命河道总督李化龙征发民工,沿着原舒应龙、刘东星开挖的泇河旧道,开通了上自山东夏镇的李家港口,下达江苏邳州的直河口,长达260华里的泇河运道。泇河运道以其特殊的地理优势,成为苏北、鲁南运河段的主要运道。以坡避湖,又以湖避黄,不仅能遏制黄河于运道之外,而且能避开徐、吕二水洪峰的侵害。到了清乾隆二十二年,因泇河河道淤浅,在刑部尚书刘统勋的建议下,由河道监司李清时奉命治水,开挖了上至微山湖东岸的新河头村湖口,下至苏鲁交界处的黄林庄长达70华里的伊泇河。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弃南河道而夺大清河改由北道入海,遂使山东运河南北断航。清末至民国时期,这段运河几乎淤废,成为季节性的河流,只有台儿庄段东线运河一直与江苏段运河保持通航。

  三、苏北与鲁南运河的历史作用

  1、更新了河道,保证了京航运河的畅通

  京杭运河苏鲁东、西两线在其形成和变迁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西线运河在历史上为国家航运事业奉献了2000余年,但在泇河运河开通之后又沉睡了400年。隋代的大运河开凿之后,历经了隋、唐与北宋三朝,几百年间保证了航运与漕运的畅通。隋代开凿的通济渠不但发展了沿岸的经济,而且繁华了两岸的许多城市,给沿线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明。特别是在明清大运河改道之后,苏北、鲁南始终是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的黄金水段。古往今来,这一区域的农田灌溉、水运交通、蓄水排涝、工业用水与生态平衡等许多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大运河沿岸的水工设施,星罗棋布的物流网点,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都成为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blob.png
古汴河

  2、避黄行运,免除了黄患的侵袭

  从某种意义上说,东西走向的黄河与南北走向的大运河是亲家,也是冤家。本来黄运交汇是件好事,但自南宋以来,黄河夺泗入淮,由原先的北道入海,突然变成了由南道入海,使豫东部地区和皖北、苏北地区成了水灾频发的黄患区。700多年间,古泗水失去了入淮的水道,黄河大量泥沙的冲击,又使淮河下游的入海道淤塞,无路入海,从而失去了母亲河的恩泽。可以想见,黄河水夹着流不尽的泥沙滚滚东下,造成了大量的难民背井离乡,无家可归。同时,黄河的泥沙对大运河的航运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大有洪水夺运之势。在这种情况下,古代的一些治水专家们才想出了避黄行运、各自独立的方法,免除了黄水为患的侵袭,从而保住了黄金水道大运河的畅通无阻,在历史上产生了“神奇”的效果。其功不可没,其利及千秋。

  3、为今天的南水北调工程再立新功

  南水北调工程是新中国的一大创举。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引水,基本沿着京杭运河河道逐级向北送水,并向黄河平原东部供水。东线工程自20世纪50年代便有了设想,1972年华北大旱后,国家水利部组织调研,于1976年提出《南水北调近期工程规划报告》,上报国务院。2002年12月27日,东线一期工程启动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当天,江苏段山阳河、宝应站与潼河工程正式开工。通过11年奋斗,2013年8月,一期工程顺利通过了通水验收。在新中国建立前后,有人这样说过:井冈山的骡子淮海战役还要驮大炮。这话的意思是,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今天把这句话用在京杭运河身上,也很有说服力。想必,连历代大运河的开凿者们不会想到,千年大运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已经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今天的南水北调的巨大工程中,又立下了划时代的新功劳。 


责任编辑: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