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独”字上做文章——地方志编纂中几个共性问题的处理

目前,我国城乡掀起一个编纂乡(镇)、村志和家谱(以下统一称 “志”)的热潮。对编志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如何处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认为:在“独”字上做好文章是一个良策。

关于风俗习惯入志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随着中国社会由农耕文化向工业文化的快速转型,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现象正在消失或濒临消失。为了抢救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国家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属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情风俗自然也受到人们的重视。于是,许多志书中设了“风俗习惯”一编,这是好事,无可非议,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问题出现了。比如说中秋节吧,它是汉民族的共同节日,在同一地区内,村志的《风俗习惯》中写了“中秋吃月饼”,家谱的《风俗习惯》中也写了“中秋吃月饼”,千部一腔,千人一面,彼此雷同,毫无新意。

那么,风俗习惯该如何入志呢?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祁明、武承二人共同编纂的《新方志编纂200问》一书中说:“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风俗各异,素有‘十里不同风’之说,正因如此,形成了五彩缤纷的社会。但在一定的社会和范围内,风俗一般大同小异,有着共同之处。因此,在编写过程中,要善于应用详独略同,详今略古的原则,在‘独’和‘今’两个字上做文章,以便突出地方特点,时代特色。”即到普遍性中去寻找特殊性,到共性中去寻找个性。

就说这“中秋吃月饼”吧,也并不是没有差别。有一年中秋节前我在娄烦县邮政局见一位女人给她在上海的女儿寄月饼,我们互相认识,我就和她开玩笑说:“哎呀!你怎么川里的石头往山里抱,上海还没有几个好月饼?”那女人说:“女儿说是吃不惯。”为什么上海的高档月饼吃不惯,却就爱吃家乡自己做的月饼呢?必定有它的奥妙所在,寻找这个奥妙,才是地方志编纂者的责任。

娄烦县有新媳妇过门第二天早上拜神轴的风俗。但在三元村李氏所供奉的祖先神轴上,始祖为南宋理宗时的中宪大夫李元璋,他的画像旁,卧着一只黑狗,族人在拜神轴时都要拜这只狗,这是为什么呢?

传说李元璋的前辈李大人(名无考)在朝为官时,正值金兵南侵,李大人由于力主抗战,犯言直谏,被朝廷降旨灭门九族。李大人因无法给家中报信,心急如焚。他从家中带来的一只黑狗见主人愁眉不展,就朝李大人叫了几声。李大人暗想,莫不是黑狗要救我李家之后?便对黑狗说:“你如果能救我李氏一门,就朝我叫上三声。”黑狗果然朝着主人叫了三声。李大人喜出望外,当即写了一封家信,用蜡皮封好,放进狗脖子上戴的小铃铛里,又给狗脖子上拴了一串铜钱,然后给黑狗吃饱喝足,安顿它起身回家。

黑狗在路上走得饿了,就走到沿途的饭摊前,“汪汪汪”叫几声,并用前爪拔搔着脖子上挂着的铜钱。卖主感到奇怪,就取下些钱来给狗食物吃。不知跑了多少时候,黑狗终于跑回了老家,累死在家门口。家人取出信一看,上面写着:“李氏有灭门之祸,将‘李’字加一撇成‘季’姓,速逃!”李家人立即通知各处近支李氏出逃,其中一支从河南洛阳一带逃到已属元朝统治的静乐县水洞庄。李大人冤狱平反后,即由其后人李元璋袭位,被封为中宪大夫。李姓恢复。从此,所有李元璋一支李氏家族的神轴上,就都画上了为挽救李氏家族立下汗马功劳的这只黑狗以示纪念。后来,静乐县水洞庄李氏一支迁来娄烦三元村,并发展为有一万多人口的娄烦第一大姓,遍布全县。该族人拜黑狗的风俗由此而来。

娄烦镇大夫庄村的人大部分姓郝。多少年来,他们一直沿袭一种习俗,不论是谁,只要在本地成家,做了新郎后的第一个春节,脸上必须抹黑。即使自已不抹,也有别人给你抹,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大夫村里,姓景的是在底户。明朝年间,郝姓的先祖郝登科,从静乐城的儒林街来到大夫庄。村子街东头有个石街洞,景氏家族对新迁来的郝氏家庭有个限制,即除每年正月初一闹灯会,郝氏家族可以全村走动外,其余时间,不许再越过石街洞一步。

后来郝氏家族中出了一个武举人,他认为这个规矩是对郝氏家族莫大的欺侮,决心破除。他利用那年闹灯会的机会,预先约定,凡郝氏家族的男女老少脸上都抹了黑,待灯会弄到最红火的时候,以一个人火烧灯笼为信号,全体出去打群架,攻击对象是脸上无黑的人,当然也就是景家的人了。景氏家族对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毫无准备,又有武举压阵,自然一败涂地,再也不敢限制郝氏家族的活动范围了。从此,郝氏家族的后代,凡做新郎的第一个春节,脸上必须抹黑。

娄烦县过春节前有上坟的风俗。但是天池店乡的上坟却是在过春节后的正月初二。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不少。这就要求编“志”者以敏锐的专业嗅觉和目光,在风俗习惯的百花园中,去挖掘、去发现那些早已存在,但还没有被人发现、或者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的奇例,使风俗习惯的百花园更加绚丽多彩。事物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只有一家一户、一村一舍的,才是一县一省的;只有一县一省的,才是中国的。只要在志书中把这种特殊性展示出来,哪怕是很小的一点,也算对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增砖添瓦,做了贡献。

关于家庭教育入志

家谱编纂有三个目的,一是利用遗传学原理,保证家族成员的遗传素质一代胜过一代;二是以家族为纽带,实现家族团结,凝聚家族力量;三是对家族成员进行家族良风美德的优秀传统教育。

教育是人类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活动。只有通过良好的教育,最大限度地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武装人的头脑,才能培养出治国齐家的栋梁之材。知识财富是本家族成员和非家族成员共同创造的,因此便产生了学校和社会的横向教育与家庭、家族的纵向教育两条教育渠道。二者的区别在于:横向教育以学校的课本为教科书,它通过外部教育手段,主要利用非家族成员创造的知识财富对受教育者施以影响;纵向教育以家谱为教科书,它通过家族成员自己编谱传谱续谱,主要利用本家族成员自己创造的精神文明财富进行家族内部的自我教育。这两种教科书,其内容也有互相渗透的时候,如王勃的后人在学校读《杜少府之任蜀州》,娄烦《尹氏家谱》中选了“四书五经”中的内容,但其主体特点是不会改变的。因为家庭与家族教育,比学校教育在时间上要长得多,在范围上也要广得多,所以家谱这部纵向教育教材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自然也就像横向教育教材一样被人重视了。只有抓住了这一点,才能认识为什么家谱在人类历史上久盛不衰,也才能使家谱研究和编纂遵循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发展。

正是基于这一点,历来编家谱的人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这一块内容。他们在众多历代先民积累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出许多用以规范和指导后裔行为举止的良风美德,比如孔子的孔氏家训、曾国藩的曾氏家训等,成为家族文化的宝贵财富。现在要编新谱了,把这部分内容精选一部分载入新谱,或者学习古人做法,自己再结合实际新编一些内容精炼、读来上口的家规家训,都是可取的。但是我觉得,那些内容,都是属于理性和务虚的东西。我们还应该把目光和精力投向对现有入志人物、特别是谱中去世先人感人事迹的挖掘上来,实现虚实结合,相辅相成。

最近,我受上静游、岩头、孔家峪、下静游四村张氏族人之托编纂这四村的张氏家谱,在这个问题上就犯了难。抄古谱上的吧,总觉得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结合自己的感受编几句吧,又觉得能力不足,难以与先人比肩。怎么办?我另辟蹊径,在记事上做文章。我深入到四个村,确定编纂人员,动员和鼓励他们挖掘族人中具有各方面良风美德的精英人物,把他们的事迹写成文章,载入家谱。我则整理了我大嫂的事迹。

我的大嫂刘桃花是马家庄人,她出身名门,其祖父刘肇津为地方名医,抗日战争时期静乐县知名的民主人士。叔父刘永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良好家庭教育,养成她通情达理、善良贤惠、豁达大度、能忍能让等诸多美德。她与大哥成婚时,正值我们弟妹四人都在读书,经济十分拮据。大嫂不仅未要一分钱的彩礼,而且自带嫁妆嫁入张门。婚后即全力以赴,协助大哥供给弟妹读书成才。其中二弟上大学时已结婚生子,家中生活,也由哥嫂照料,直到弟妹全部完成学业。弟妹成家立业后,又怕弟妹们初立家业负担重,主动把年迈公婆接到身边,承担起二老养老送终的责任。而大嫂自己,也是一个有五个孩子的母亲。

对待身边的人,大嫂同样普施爱心。他的职业是护士。那时社会普遍穷困,遇有特殊困难的患者常常带到家中给吃给穿。家中大人小孩替换下来的衣服从来在家里存不住,都叫大嫂给了患者了。不要说和亲戚朋友大嫂都能和睦相处,就是家中顾工,付工钱总要比要价多给一些。大嫂晚年身体欠佳,常常住院,亲朋探望时给她带去的时令食品,她也吃不了多少,大部分与同室病友分享了。大嫂的所作所为,常使亲历者感激泣零。

这种发掘家族成员中蕴藏的良风美德记人家谱的情况,已经成为编谱者的共识。如大夫庄《郝氏家谱》中记有《郝登科拾金不昧》的故事。

大夫庄郝氏家族的祖先郝登科少年时有一次去静乐城办事,在城南门洞拾到一袋白银!他到处寻找失主,但盘桓两日仍杳无音讯,便把拾银交给县衙张榜招领,自己办完事返回家乡了。

县衙贴出招领文告数日后,失主如绝路逢生,急不可待地奔往县衙认领,并希望见见拾银之人。县太爷即命衙役传郝登科进衙。失主把郝登科上下打量一番,见只是一个二十岁刚出头的青年,急忙拜倒在地道:恩人还我失银如救我一命,愿将失银半数相赠,以谢大恩。登科说:拾物还主理所当然,何恩可言?我若受你钱财,当初何必报官?

县太爷听这青年谈吐不凡,肃然起敬。说:失主知恩必报,亦在情理之中。你分文不受,实君子之行。本官为地方有你这样的青年深感荣幸。今赠你大匾一幅,以褒扬善举,劝喻世人。说罢,挥毫在一块高三尺,长六尺的牌匾上写了“郝登科拾金不昧”七个金黄大字,命人当即挂往市井。又说:本官为预祝你子孙繁盛,赠你龙、凤、蛟、鸾、鹏、俊、彦七字,每字前加一起字,作为你生子后儿子的名字,再赠你大帝士宗祥有维林成刚十字,作为你孙辈十代的名讳。郝登科听了大喜,记好后代名讳,拿上县太爷赠的匾,载誉返乡。

郝登科成家后果生七子,即依县太爷赠名为起龙,起凤,起蛟,起鸾,起鹏,起俊,起彦。至今郝氏家族已从登科弟兄三人传到第十四代1500余口人,其中林成刚三代,还多有健在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内树典型,外树形象,不仅可以起到教育家族后人的作用,对社会大众,也具有一定的正面意义。家庭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家庭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千万个家族的良好家风汇聚一起,就形成了整个社会的清风正气。

关于历史事件入志

祥今略古是志书编纂所要遵循的一个普遍性原则,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更是志书中的重点内容。这一历史时期,国际国内发生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如抗美援朝、统购统销、反右斗争、文化大革命等。在这些事件中,每个村,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亲历者。编志书时自然也成为躲不过的话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大气候与小气候的关系,全国都下雨,人人难免不湿衣。那么,如何处理这一关系,也就成为摆在编志者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在一些志书中看到,有些编志者不是站在本单位、本地区和本家族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越俎代庖,站在《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角度,用几万字的篇幅大谈特谈这些事件的发展过程、重大意义、成败得失等等,切草刀割莜麦,揽得太宽了。即使是面对一个具体的问题,也是大帽子底下开小差,比如写抗美援朝,全国形势写了几百甚至上千字,村里的情况写了几十个字,甚至本志应写的内容,一个字也没有,只写了全国的,形成了志书内容的严重越界。真如毛主席所言:“文章硬如铁,读得满口血”。

那么这些内容该怎么写呢?大气候在记事中点到为止;小气候深入挖掘,有内容越细越好,无内容就不必无病呻吟。

比如写抗美援朝,首先点名大气候:“1950年抗美援朝期间”,然后就写本村(族)有×××等多少名青年自动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还可以写村民或族人是怎么欢送的。如果能查到资料,还可以写这些青年在战场上的表现,哪些人立过功,哪些人成为烈士等。下静游村编村志时,查到了该村志愿军战士冯二后生两份证件,一份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颁发的《革命军人证明书》,一份是该同志牺牲后由毛泽东主席签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颁发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附原件复印件),你看这是多么珍贵的入志内容呢!如果你编村志,你们村压根儿就没有人参加过志愿军,也没有人捐献过飞机大炮,空口说白话,怎么写呀!

再如1953年底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大气候全国都一样。但如果本志范围内有人保存着粮票、布票、棉花证,甚至当时的购粮本、购粮发票等,这就成为文物了。你把那原件印到书上,并说明是你们村或你们家族谁保存的什么时候的票证。这就不仅做了大气候的很好注脚?最近我写一篇文章,涉及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供应粮的价格,都忘记了,和几个文友回忆也回忆不准确,如果有当时的购粮发票多好啊,可惜难以如愿了。

只有匠心独运,才可能有独得之见。挖掘本志范围内那些未被发现的有价值历史资料,追寻那些即将堙没的有意义历史现象,再现本地区、本家族从古至今一步一个脚印走过的历史轨迹,是每一个地方志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


责任编辑: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