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章有序 序序生辉 ——《合肥市志(1986—2005)》读后

二、异同并存  章序多型

 “无题小序”,作为“概述”的一种,其功能作用较之“概述”,既相同又有别。两者都是“提要钩玄”、统揽全局,但立足点不同。前者只是一章(卷)、一业、一态,后者则是全志、全市(县、区)、全面;前者是一业(态)状态之浓缩,后者则是一地全貌之窗口。因此,在写法上,章下“无题小序”与概述一样,需要高度概括、逻辑严密,但又不必像概述那样讲究气势、拘泥格式,可视情而行、灵活变通。《合肥市志(1986—2005)》的编纂者,正是抓住了“无题小序”的这一编写要领,写出了多彩多姿、风格各异的各种“无题小序”。纵观全志83章的“无题小序”,既有说明告示、释义解说的,也有夹述夹议、承上启下的;既有全面系统、高度浓缩的,也有突出重点、节目提要的,可谓形式多样、异同并存、精彩纷呈。

1.说明告示型。从《合肥市志(1986—2005)》看,这类章下无题小序,主要是向读者说明设章的意图、章下内容的侧重点以及与上轮志书衔接等事宜。体现时代性是志书的特点之一。其表现形式首先是在篇目上予以突出,在内容上加重分量。但是,为何设置此篇此章,为何将之升格,编写者明白,读者并不一定知晓,即使在“编纂说明”中作了说明,也难以给读者直观的印象。“说明告示型”的无题小序则可弥补这一不足。“当今世界最吸引人眼球的是问题便是‘环境’,环境的问题早就不是单纯的地理问题、生态问题、健康问题,而是一等一的政治问题。今治方志,自然从环境开篇。”“本志特设资源章,目的是提醒世人,重视资源的开发利用,科学合理利用资源,造福桑梓,造福民生。鉴于旅游资源载于旅游章,此章着重收录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为了科学地制定人口政策,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使人口包袱成为人力资源优势,地方志必须注重人口的记述。1985~2005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合肥人口发生了巨大变化:(1)人口总量迅速增长,合肥市区解放初不足5万人,至2005年市区人口已达175万人。(2)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育观念。(3)农村人口大量外出,到城市和发达地区经商务工,形成浩浩荡荡的‘民工潮’。(4)从1999年起,人口老化问题开始侵袭我国,合肥也面临着国家复兴的历史责任和‘未富先老’的现实情境。这一切都是人口记述关注的内容。鉴于人口老化问题与老龄工作关系密切,在《民政与社会生活》篇设有专节一并记之。”这是《环境》、《资源》、《人口》三章无题小序中的几段话,既简明扼要地向读者说明了设立此章的目的要旨,又把编纂者敏锐的政治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传递于读者。又如《市人民政府》章的无题小序,对章下内容的设置是这样告示读者的:“鉴于政务工作涉及面相当广泛,各行各业的发展历史分别收录于志书各门类,本章重点记述政府自身建设的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市委章中已作完整的记述,其中包括市委、市政府领导机关的决策和市直各部门实施成效,在此不再赘述。民生,直观地说就是人民生计,包括与人的全部生存权和普遍发展权相关诸事宜。民生问题一头连着民心,一头连着党心。从1990年开始,市政府每年确定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破解人民群众的要求,意义重大。此活动一直延续到1999年后转入常态,进入新世纪后改为民生工程,故本章特设类目简记之。”既说明了本章内容设置的原由,又引导读者如何去了解与本章相关的内容。如何解决与前志的衔接,保持前后志书的连贯,给读者对事物一个连续完整的概念,也是“说明告示型”无题小序的“内容之一”。像《民俗·方言》、《人物传》、《人物简介》、《人物表·录》、《四区述略》、《三县述略》等章的无题小序,都属此类型,写的也比较成功。“前志对合肥民俗记载颇详,本章侧重于民俗的变异,在记述和弘扬优良传统民俗文化的同时,关注新民俗产生和发展。……1999年出版的《合肥市志》对合肥方言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记述,但不难看出,前志方言卷对合肥方言的描写只是局限在合肥城之内,没有反映出合肥方言在地域上的全貌,还有一些方言现象没有得到展现。此次编者对合肥方言分布区域及其内部差异进行了全面调查,同时对合肥方言所有描写特请合肥本地出生的语言专家和国内语言学家帮助查对核实,以期尽量展现合肥方言全貌,能起到拾遗补缺作用。”“生不立传,史志惯例,应当遵守不二。但是,时代发展了,人们不仅渴求当地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同时也希冀了解正活跃于当今本地舞台的各类代表人物情况,为此本志特设人物简介作变通处理,着重简介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主要负责人和合肥名人,或记履历,或记事迹,不作全面记述和评价,以避变相为人立传。”由此可见,这样的“说明告示”,既使前后志内容得到了有机的衔接,又激发了读者阅读两志的欲望和兴趣。

2.释义解说型。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变化翻天覆地,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二轮志书如何反映?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其中之一就是在章下无题小序中进行简要的释义解说。从《合肥市志(1986—2005)》看,对于时限内出现的新事物、新业态,对时限内变化较多的机构、组织、行业,都采用了释义解说式的无题小序。如《城建规划》《人民团体》《军事》《种植业》《民营经济》《金融业》《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民政》等章的无序小序属此类型。“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是人民团体中的政府团体。在革命战争年代,工会、共青团、妇联是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扩大组织的重要依托;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党开展各项运动的中坚力量。工商联是统战组织,也属于政治团体。……文联、科协、残联、侨联皆属于准国家机构,纳入国家财政预算,不同于其他群众团体。……鉴于市社联组织与活动已记入社会科学章,为避免重复,本章只收录本市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文联、科协、残联、侨联等8家人民团体1986—2005年发展的历史和相关资料。”这一解说,让读者对“人民团体”的构成有了明确的概念。“合肥市种植业资源丰富,农作物资源有稻、麦、油、棉、瓜果、蔬菜、豆类、玉米、山芋、花生、芝麻、薄荷、莲藕、蔺草、花卉、蚕桑和食用菌等。所辖3县均是国家粮油生产基地县。在正常年景下,合肥的粮食、油料和蔬菜的总产量分别达到150万吨、30万吨和70万吨。”这段言简意赅的无题小序,只是对合肥市农作物资源的构成作了一个题解,目的也是让读者明了该市农作物的特性及其与他市的不同。金融业的变化、发展非常迅猛,银行“遍地开花”,让人有些眼花缭乱。《金融业》章下的无题小序,则用简洁的文字解除了读者的困惑。“合肥市金融业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国家和省驻市金融机构,二是地方金融机构。前者属于国家和省金融系统,金融业务面向全省兼营合肥,对合肥乃至全省经济活动、人民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后者属于地方直接管理,它经历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首先对“金融业”的内涵、构成作了解释,随后,再对市内各国家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及其业绩、地方金融蓬勃发展的情况作“提要钩玄”,使读者既了解了该市金融业的发展情况,又了解了金融行业的一些基本常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民政工作”,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其机构都有不同程度的调整,职能不断变化,工作的内涵外延不断扩充。对此在章下无题小序中适当作些解说,有助于读者了解章下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民政工作内涵不断充实,外延不断扩展,为民解困、为民造福,成为民政工作的第一要务。特别是1994年,全国第十次民政工作会议确立民政部门基本职能和任务是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1986—2005年,随着合肥市的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经济建设不断攀升,给合肥民政事业带来勃勃生机,也给合肥民政工作的全面进步带来丰硕成果,同时有许多新思想、新理念、新意识,融入合肥民政工作的发展历程、扎根于合肥民政工作者的思维之中。如今已被群众熟悉的最低生活保障、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区划地名、双拥优抚、退伍安置、军休工作、福利彩票、慈善事业等都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闪光足印。”通过这一段文字的解说,读者对民政工作的内涵外延便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3.全面系统型与高度浓缩型。这两种类型的无题小序基本相似,都是对章下内容进行“全面”概括,只是在表现手法上略有差异,前者面面俱到,文字篇幅稍大;后者全面精要,文字短小精悍。从《合肥市志(1986—2005)》看,对于这两类无题小序的运用,是“因章而宜”、相得益彰。如《公安》、《审判》、《工业综述》、《乡镇企业》、《科学技术》、《教育》、《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章采用的是“全面系统型”,《人事》、《发展计划》、《社会保障》等章则是“高度浓缩型”。《公安》章的无题小序分6个自然段,依据时间先后、工作重点,从“建立遍布全市的三级治安巡逻网”(1986年)、“筹建‘110’报警服务台(1993年)”“开展声势浩大的‘严打整治’斗争(1995—1996年)”“开展为期2年的专项斗争(2001—2002年)”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归纳提要。《乡镇企业》章的无题小序则对乡镇企业兴起、发展及淡出历史舞台的过程作了完整记述,有总有分,有事有据,不看章下内容,只看此序,也能有一个完整的印象。《科学技术》章的无题小序分8个自然段,1400多字。从时间上来说,始于1977年,止于2005年,既对限内内容作了概述,又追溯了历史;从内容来说,既对章内七节予以概括,又从科技体制改革、高新技术产业、民营科技企业、农业科技、科技创新、科技资源、科技成果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是一篇首尾相联、最具全面系统的无题小序。与此相反,《人事》章的无题小序仅用百余字,便把20年来该市人事管理由“单一”到“多元”、由“一统”到“分类”、由“管理”到“服务”、由“城市”到“城郊农”的变化及特点展示给了读者。《社会保障》章也只用了480多字,便将社会保障的来龙去脉、种类、成效、作用作了全面概括。

4.重点突出型与节目提要型。前者是在序中介绍章下的主要内容,后者则以章内各节标题为基础,对章下内容进行“提要”。从《合肥市志(1986—2005)》看,这两类型的小序也是兼行并用。如《市政建设》《中共合肥市委》《交通》《财政》《工商行政管理》《物价》等章都是“重点突出型”的无题小序。“20世纪年代,合肥城市建设以‘两路改造’为突破口,创造性的旧城改造‘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十六字经验在全国迅速推广。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合肥在城市的西、西南、东北方向建起的3个开发区,使合肥规划的三翼更加丰满,成为合肥市‘开放开发,再造新合肥’的亮点。1995年以后,合肥市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安徽需要大城市,首先要把合肥建好,尽快把合肥建成一个大、快、美、强的现化化大城市’的要求,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拉动经济增长的机遇,改革单纯依靠财政搞建设的方式,多方筹集建设资金,以五里墩立交桥为代表的一批基础设设施重点项目相继竣工,‘两环九射’的道路建设格局逐步形成。进入21世纪,伴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长足进步。经过成片开发建设,市区面积达59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已由1985年58平方公里扩展到2005年的203平方公里。”突出了城市改造建设的发展思路及其结果,对道路建设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则一笔带过。《中共合肥市委》章重点介绍了“市委在抓住经济建设第一要务的同时,高度重视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基层党的建设”方面的情况。《交通》章则以“里程、航线”为中心,对该市20年间“公、水、铁、航”交通的发展、变化作了概括。《财政》章的第一段讲“财政实力不断增强”,第三段讲“自身建设取得成效”,第二段是重点,系统地记述“财政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对财政改革和深化的进程条分缕析、高度概括。“‘七五’以来,合肥市财政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由具有鲜明计划经济特征的国家财政转变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财政体制从1993年以前的分级包干体制转变为分税制财政体制;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从经费包干制转变为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从计划经济条件下对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转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授权经营为核心的国有资本运营体系。到2005年,全市基本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另外,像《工商行政管理》《物价》主要突出了“改革”这一主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商品经营》等章则是“节目提要型”的代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共设4节,其标题分别为“维护社会稳定、‘严打’与整治、平安创建、执法监督与政法队伍建”。无题小序是这样概括的:“中共合肥市政法委是市委领导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是市委领导政法工作的重要组织形式。1986—2005年,中共合肥市委政法委在市委领导下和省委政法指导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执法监督、政治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尽责尽力。”《商品经营》章设“日用工业品业、食品副食品业、物资经营、农资与农副产品经营”4节,其无题小序也是依据节的标题作了如下提要:“商品经营是商贸活动的核心内容,基本上可归纳为三大种类:日用工业品经营、食品副食品经营、物资经营。进入20世纪80年代,合肥市商业体制向市场化方向发展,商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多元化,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共同发展的局面,商品经营由单方渠道流通,变为多渠道流通,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断增长,2005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42亿元,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比1986年增长20倍。”

5.夹述夹议型。述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述而有论”“以论见长”,但这种“论”是源于述、出自实、讲究精。无题小序,从严格意义来说,不应有“论”,但从《合肥市志(1986—2005)》来看,适当的议论,将编者的观点、看法寓于无题小序之中也未尝不可。用的好,可以起到画龙点睛之效。如《招商引资》章的无题小序,在概括“招商引资”这一新生事物的背景、过程、成果之后,得出如下结论:“实践充分证明,招商引资是一个地方集聚各类生产要素、加速资本原始积累、发展现实生产力最重要、最直接、最关键、最有效的工作。特别是对于合肥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中部省会城市来说,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最根本、最实在的举措。”这一议论恰到好处、并不突兀。又比如《广播电视》章的无题小序先论广播电视的“地位作用”,再述广播电视改革、创新、收视效果与村村工程的情况,既表达了编者的观点,又起到了引导读者的功效。“广播电视作为信息发布、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对于占领舆论制高点,掌握宣传主动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86—2005年,合肥市广播电视系统努力按照走正道、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要求,着力革除各种体制性障碍,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言之有理、论之有据、简明扼要、使人受益。

 6.承上启下型。这一类型的无题小序,主要是对事物、机构进行简要的追溯,以便于读者更好地认知事物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从《合肥市志(1986—2005)》看,《市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合肥市委》《农业综述》《水务》《电力》《审计》《国土资源管理》等章的无题小序都属于这一类型。《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无题小序有3个自然段,第一段介绍了合肥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成立的时间、职能,第二段介绍了从1949年到2005年市人大召开的总体情况,以及1986年至2005年的具体情况,第三段重点介绍了1986—2005年,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所发挥的作用,使读者对“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历史变迁及现实情况有一个整体、全面的认知。《水务》的无题小序,先引用嘉庆《合肥县志》的一段话,“合肥地最高,恒忧旱不忧涝。他邑小涝则合肥大熟。邑境西北尤高,忧旱尤甚”,以示“宰斯邑者宜以水利为政首”的原由,进而介绍了20年间全市投入水利的物力、财力、人力情况,以及水利建设的成就,在推动合肥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提高区域抗自然灾害能力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追根溯源,以加深读者对“兴修水利”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此外,像《审计》、《国土资源管理》章的无题小序,也对审计机关、国土管理机构成立前的情况作了追溯,便于读者全面了解其“前因后果”。

责任编辑: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