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民国《无锡年鉴·第一回》卷首题词

六、年鉴的矜美乡邦意识

题词中多有对无锡的矜赏之辞。北大校长蒋梦麟题“人杰地灵”,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执行委员潘公展题词称“无锡向有小上海之誉,三十年来工商发达,为江南各内地冠。交通及公用事业之设备日益进步。”司法院院长王宠惠题词称“锡山之麓,惠泉之曲。轮轨交通,工商角逐。发达过程,置邮比速。”监察院院长赵戴文题词称“东南文化,无锡居首。富庶之乡,人才之薮。文明竞进,成绩斐然。”前无锡县长俞复题词称“湖山洵美,礼教风敦。此邦于古,文化策源。洎夫近今,工商发展。人事演进,宜垂邦典。”苏州市市长陆权更是将无锡推为工商殷阜、人文蔚起的“江苏名邑”,并由远及近历数“锡之人物”。

只要把握好角度和尺度,矜美之举并非全不可取。昔日所称矜美乡邦,其实就是今天所说的宣传和服务地方。表现在年鉴编纂实践中,有的年鉴在彩页、概况等部分设置地方名片专栏介绍特色地情,有的对地方景观、风物进行重点推介,有的将年度重要荣誉集中载于卷首,有的设专记记录年度特色亮点工作,等等。只要基于实事求是,并且不影响年鉴本身的基本定位和总体风格,“矜美”非但无害,反而可能成为反映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增色之举。

七、年鉴的百科性

中华职业教育社顾树森题“包罗富有,翔实不虚”,王龙题“洋洋大观”,蛰居上海的国民革命军将领方鼎英题“百政具举”,交通部长王伯群题“编刊年鉴,裒然巨观”,江苏省民政厅厅长秦毓鎏题“政情民俗,殚见洽闻”。

一般而言,以行政区域命名的地方综合年鉴都涉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其取材广泛是自然而然的。以上题词正是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地方综合年鉴广纳百科的认同或期待。《无锡年鉴》共分“地理”“人口”“党务”“政治”“司法”“警卫”“财务”“交通”“建设”“农业”“工业”“商业”“教育”“卫生”“公用”“公益”“宗教”等17个篇章,洋洋数十万言,“百政具举”“政情民俗,殚见洽闻”“包罗富有”“洋洋大观”的评价均不为过。上海市市长张群题“企业指南”,实业家杨寿楣题“文化精华”,也是从一侧面反映了它包罗百科的特点。

八、年鉴的统计色彩

有两款题词提及年鉴的统计功能。一是交通部长王伯群径称“年鉴一书,即统计也。”二是裘可桴称《无锡年鉴》为“统计之权舆”。此类题词,反映了时人对早期年鉴统计功能的认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无锡年鉴》侧重于经济的实际情形。在《无锡年鉴》的17个篇章中,几乎都分布有数量不等的统计表,体现了鲜明的统计色彩。如仅《工业》中就有《无锡碾米厂一览表》《无锡榨油厂一览表》《无锡纱厂一览表》等18个表格。

这些统计表格多以罗列式为主,与今日以数据为主多有不同。如《无锡县缫丝厂一览表》罗列了民国十八年无锡县45家缫丝厂情况,包括厂址、经营性质、经理人、资本额、成立时间等。通过这一表格,不但可以了解行业的现状,还大致可以考稽行业的历史,存史价值大于单纯的数据统计。同时,由于是照单全收,也有利于反映真实情况,便于知情者识其错讹与疏漏。

改革开放后,随着各地各类统计资料的日益完备,特别是统计年鉴编纂的逐渐普及,地方综合年鉴的统计功能已经被分化,统计色彩亦随之淡化。不过,统计仍是年鉴编纂中的一个常用方式,统计表也仍是年鉴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天的地方综合年鉴多以附录形式辑录地方基本统计资料,正文中也常夹以统计表格。以今天的眼光审视,一方面,年鉴编纂领域应当正视这一被分化的情况,另一方面应着力形成自己的统计路数,《无锡年鉴》的罗列式统计和调查式统计就是两个很好的途径。

今天,文献信息的生成方式、承载方式、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称得上“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地方综合年鉴无疑需要做出自己的应对。温故以知新,返本而开新,这正是今天重温这些题词的意义所在。

(作者:刘善泳,联系地址:江西省石城县地方志办公室)

责任编辑: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