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北到上海,苏州人为何四处移民?

今天在扬州等地仍然能听到用“上苏州”作为睡觉做梦的代名词,或许也正是这些姑苏遗民对远去家乡的最后一点思念。

还依水光殿 更起月华楼

苏州府不受朱明王朝待见,但地理因素决定了这个地区不会沉沦太久。

在陆上运输不发达的明清两代,京杭大运河是沟通南北的主要通道。水运不仅量大,速度也快,靠近运河岸边的城市发展自然迅速。作为京杭大运河抵达杭州前的最重要中转站,又坐拥富饶的太湖平原,苏州很快又恢复了元气。

之所以苏锡常三城格外富裕,大运河功莫大焉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苏州已经回到了“郡城之户十万烟火”的状态。(江南一带其实在清初也因为抵抗激烈,被残酷清洗过一次)强制迁到皖北苏北的富家大户留下的空白,早就逐渐被新兴的各地商人工匠所填补。

当时的苏州已经初具大都会气象,“天之生财,未尝靳之,而亦未尝不惜。……吴俗奢靡为天下最,暴珍日甚而不知返。”(《巢林笔谈》)商品经济和豪奢淫靡正是此地的生活基调。

然而好景不长,近代欧洲列强的进入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交通思路,海船和铁路取代了运河成为了运力和便捷程度都更胜一筹的交通方式。

在这波浪潮中崛起的,都是沿海、沿铁路的平原城市。苏州依赖内陆水运的地位一下就下降了。再加上天平天国在长江沿线的破坏活动,让苏州人不得不考虑向外移民。

太平天国的破坏力极强,上海由于租界的存在幸免于难

上海,于是成为了他们的优先目标。

上海是长江泥沙经年累月不断冲刷堆积的产物。这个作用对于中国人的影响始于春秋战国。那时候镇江向东一点就是东海,所谓的苏锡常平原,其实就是江水造出来的。长江裹挟的泥沙不断扩充着长三角的陆地面积,今天能够看到的最终结果便是上海。

责任编辑: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