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轮修志回眸——以首轮《连江县志》为中心

新中国建立后连江县第一轮修志在县委领导、政府主持、专家参与下展开。志书贯古通今,下限1990年。出版分上下两册,225万字。志稿指导思想明确、地情突出、资料翔实、行文规范,在送省审评中全志一次通过。出书后,在2007年获福建省地方志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总结过去,志书质量的保证,是得益于党政领导的重视支持和总编室的总纂整体构思贯串整个编志过程。

1524722820722692.jpg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

一九八四年五月,连江县首轮修志伊始,县政府即成立连江县志编纂委员会,成员14人,县长兼主任委员,下设总纂室,配专职干部2人,聘请离退休干部4人担任正副主编和编务工作。县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拨出专款,开展修志工作,着手制订编纂计划,先编部门志,后纂新县志,并初拟《连江县志》纲目,下达了编纂部门志、分志的任务。同时开始点校整理民国版《连江县志》。为编纂新志做了一些基础工作。民国版《连江县志》临近出版时,主编郑开辉病逝,使修志工作延搁一段时间,一些部门志编修工作一度停顿,新县志亦基本未开篇。

县人民政府为扭转新编县志的被动局面,及时调整充实编委会成员,改县志编纂委员会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改总纂室为办公室,健全了干部配备和运作机制。选调从上世纪50年代任县委办主任,并长期从事宣传、文化系统工作的原县委常委、人大副主任,加强对《连江县志》的编纂工作领导。抽调既熟悉县情,又有文字组织能力,曾任县委办主任的同志担任新编《连江县志》的主编,并前后配备了3名曾长期从事机关秘书工作和基层、部门领导熟悉县情的同志任副主编,聘请3名同志任编辑,组成总编室。1991年2月,县府召开第二次修志工作会议,进行重新动员和部署,下达52个县直单位编修部门志任务,省、市方志领导到会指导,引起各级领导重视,大部分单位重新成立修志机构,加强编纂力量。从组织上和编纂力量上为新县志的编修全面铺开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新县志编修工作展开后,县长多次召开修志会议,强调各部门之间要互相配合,树立全志一盘棋思想,写出连江特色的新县志,并在修志经费上给予倾斜。对行业大,任务重的修志单位,分管副县长多次亲自与县志办人员一同到承编单位解决具体问题,协调部门之间的关系。县志进入总纂合成阶段,针对个别单位部门志,分志滞后的情况,县长亲自主持召开这些单位第一把手参加的专题紧急会议,把修志当作一项紧迫任务列入年终政绩考核内容,在限期内完不成的就追究领导责任,会后分管副县长多次召集上述单位主要领导汇报,县政府办公室把会议落实情况作为督查内容,对全县修志工作推动很大,分志稿撰写进度明显加快,从而保证了县志合成的如期进行。

二、总纂整体构思是质量的前提

连江县志编纂初期,总纂室聘请离退休干部和一些老先生从事编撰工作。由于他们中绝大多数没有从事过党、政机关工作的阅历,对县情了解不够全面,缺乏志书总纂整体构思的指导,致使前期多数部门志和分志稿不符合总纂要求,不仅体例混乱,篇幅失衡,记述失准,而且资料残缺不全,特别是民国时期资料普遍不足,断线缺项比较严重。如用这样的志稿进行总纂合成,实难总纂成高质量的志书。

志书总纂是一项既复杂又浩繁的工程,贯穿于志书的始终,从一开始就必须树立总纂意识,按照总纂构思设计篇目、征集资料、考虑资料角度的把握、交叉、重复处理等。因此,总纂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总纂人员的素质,连江县志的总体构思就是在总编室成立后逐步确立的,并且让全体编纂人员都自觉掌握。总纂是在分纂初稿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各篇章初稿提供的资料要全面、准确,在编写体例、行文规范上要符合总纂要求,为总纂创造条件。一般地说不要把搜集和核实资料的任务,留给总纂来承担。县志的总纂有别于省、市志,其初稿除总编室分纂一部分外,多来自于各部门。因此,夯实分纂基础,为总纂创造条件的整体构思必须在制定编纂大纲时,即从志书的整体要求出发,掌握宏观,把握全志的轴线和主体,沿着编纂思路,进行总体规划。新县志总编室成立后,未雨绸缪,通过举办全县承编单位修志骨干培训班,明确指导思想,制定编写细则和人物传的入志标准、大事记编纂方案,确定断限和行业规范等,为志书尔后的总纂合成理清思路和方向,从而保证总纂合成工作顺利进行,并保证全志的一致和质量要求。

三、篇目设计、突出地情是核心

县志编纂委员会在集中主要编纂人员学习政治理论和方志业务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连江县自然地理、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情况,首抓县志篇目设计,这是志书成败的核心。总编室统揽全局,从宏观上把握地情特色,按照“三大要素”和“四大部类”,从本县的实际出发,根据地处滨海的海洋文化特点,突出实用价值最大,特色最明显的海湾、港口、海防军事、水产、农业、水利、华侨、一县两制,对外对台贸易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多元经济发展现状的篇目设计,拟成篇目初稿,交县志编委会讨论确定;征求省、市方志部门专家和同行意见,先后经5次修改定稿,使篇目在体例、分类、归属等方面渐趋合理科学;并深入各承编单位,就相关门类与部门领导及主要编写人员共同探讨部门志的篇目设计及资料收集和编纂要领,使各行的特色得以挖掘和体现。这一核心阶段的夯实,实践证明非常重要,使总编室人员在大框架上多层次、多角度上加深对县情全面认识,为修志的总纂合成顺利进展伏下成功之笔。随着资料挖掘的深度和宽度的拓延,篇目由疏漏到完整,逐步趋向科学化的过程,也是把握县情,突出特色的过程。

四、资料征集是基础

根据篇目,总编室拟定了主体资料征集大纲,采取采编合一的方法,由主编带领总编室人员及其他同志,前后历经三年,先后到县、市、省三级档案馆、图书馆及史志等部门查阅档案目录10万余卷,调阅档案近1万卷,查阅图书和报刊上千种,计约2500多个工作日,征集到各种资料1200万字,其中仅民国时期和民国前的资料就达630万字,填补了这一时期资料的空白。对一些重要史实还派人到北京、南京等历史档案馆查证。其中尤为珍贵的是闽江口要塞炮台、川石教案、辛亥革命在连活动、日军两度陷连的罪行等专题调查,为新编县志有关爱国主义内容的编纂提供翔实的历史资料;民国时期松崎港(即罗源湾)的建设规划,为新县志服务当代提供了海峡西岸经济发展资政利民的价值。此外,总编室还前后走访或电访知情者和当事人1000多人次,抢救部分口碑资料,并注意境内碑刻、碑记的实物调查和实地拍照,如清初贵安的德政碑、江南横槎的护林碑,清乾隆潘渡坡西的水利石刻等。这些资料的征集,保证了总纂合成入志资料的需要,增强了志书事近易核的真实性和整体质量的提高。

对于收集到的县情资料,我们在提供给有关承编单位的同时,并指导和布置他们进行相关资料的征集,使修志资料总量超过3000万字,这样总编室总纂人员首先在资料上可系统化地全面掌握,达到了博征约取实用的目的,并先期分类整理建卡,统一编号。为全志的总纂合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加强业务指导是保证质量的重要一环

第一轮修志,连江县由分管部门承编的部门志和分志稿计33篇,约计145万字,占全志篇幅的65.9%,参编单位52个。县志是县情的综合体现,而县情则是由各有关部类的科学记述来实现的。因此,部门志和分志稿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县志的总体质量。

由于首轮修志是建国后第一次,且与前志相隔60多年,许多同志对志书体例不熟悉,在写法上颇有无所适从的感觉,且修志断限内,国民经济尚多处于指令性计划时期,在志书中类为一志的事物有的则被各不统属的各个管理部分所分割,特别县志的专志(篇)大多是记述一个大行业,范围较广,如公安、工业、水产、交通篇等。给编写带来一定难度。因此,总编室极为重视部门志和分志的初稿编写。根据分工,由主编副主编及编辑,采取分类指导的办法,把部门志和分志的撰写当作县志总纂的第一步工作来抓,并分两个阶段进行。

首先抓部门志的编写,强调承编单位,志稿要突出部门、行业特点,纵陈兴衰起伏,横呈门类现状,精选入志资料,抓住具有地方特色,实用价值最大的几个门类写深写透。反映行业和时代特色。编写单位志稿初成,我们即组织总编室人员对部门志进行综合评审,在严格行文规范,把好县情、行业资料关的同时,以“若怨家相对”的态度,“横挑鼻子竖挑眼”,逐篇逐章、逐节、逐段、逐句、逐字地审查、修改,然后系统地向编写人员,提出应补充的资料征集方向及志稿修改意见。部门志有的编撰人员更迭、变换,评审多达2-3次,由于审阅严格,入志资料和行文规范也都基本达到部门志的要求。通过评稿,大大提高了修志人员的志书业务水平,为专志的编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进入专志编写阶段,总编室人员对分志编写的指导主要采取对口负责、个别辅导帮助的办法,帮助他们对部门志的资料进行深加工再创造,细化资料,根据县志总纂的要求,强调专志贵专的特点,明确专志的记述范围,按照“事以类从”的原则,凸现鲜明的专业性,反映事业盛衰起伏的过程和发展规律。

部门志和分志的指导和评审,前后两年,总编室始终坚持对52个承编单位的初稿及分志稿的分类指导和评审工作,花费了巨大的心血,由于这一阶段扎实稳健,大大加快了总纂合成的步伐。

六、三级审稿是县志质量的保证

志书总纂的全部含义,就是对地情的认识和表达。客观科学地记载一个地方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志书靠资料说话,但资料不能等同于事实。因为:事实本身有彼此辩证的统一在一起的三个层次;一是客观的历史过程中的事件;二是被记录在资料中的客观事实;三是修志者通过分析资料中的事实而获得的对客观事件的科学认识。志书中所反映的历史事实,应该是第三个层次的,具有科学意义的历史事实。1997年,新编县志总纂合成工作全面铺开,同时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根据县情实际出发,邀请不同组织系统的熟悉县情的老领导、老干部和政府办、统计局负责人以及有关部门专家10人组成《连江县志》审稿小组,委托他们从政治上、重大史实上把好志稿评审第一关。

总纂合成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也是决定志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面对各部门送来的500万字的专志初稿,总编室要求总纂人员对所有志稿都通读一遍,以免入志资料的疏漏,并把好政治、资料、体例、文字这四关,以严谨的逻辑客观记述历史的真实。在合成过程中针对部门与部门之间重复交叉,总编反复强调交叉是难免的,但重复是绝不容许,要消灭硬伤和差错,特别是各部门之间对同一数据记述的不同,要多方求证,全体统一认识确定后才入志。经过全体编志人员努力,1998年底总纂初稿基本完成,并部分进入评审修正工作。县级审稿对县内重大史实,在政治上为市、省评审把好第一关。1999年后,在省、市方志委的倡导和支持下,实行县、市、省三级同时审稿的办法,大大加快了审稿进度。三级审稿人员从政治上把关,对志稿的资料、史实、体例、文字逐篇进行了认真负责的审阅,共提出3000多条修正意见。他们不仅从史实上提出修正补充意见,还对全志结构、体例、规范等提出宝贵建议,甚至连数据、比例乃至标点都进行认真审核,有的直接修改润色,为志书的存真求实、质量的提高作了不懈努力。县志总纂人员根据三级审稿意见,按照主编分工对各自负责的志稿,进行归纳疏理,择善而从,逐篇逐章逐节进行修正,反复校核、考证,精心加工,存真求实,不断深化提高后,众人之志交由主编统稿合成,主编对所有入志资料进行了校核,特别对所有数据的查核考证花费了大量时间,统一了志书的体例和文风,把各个篇章形成一部有机联系的整体著作,使众人编成的书如出一人之手。终审稿达225万字,比初稿增加30.6%。省审一次性通过。

首轮《连江县志》卷帙浩繁,纵跨千余年,横览百业,是连江县情总揽和小信息库。把首轮修志的总纂思路及操作过程写出来,如能对第二轮修志有所借鉴,那本人就欣慰至极了。

(作者单位:连江县地方志委)

责任编辑: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