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结硕果 修志编鉴著新篇——黄陂区地方志工作回顾

黄陂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包括编史修志的古老历史文化传统。据记载,明嘉靖就编有《黄陂县志》,清代编有多部《黄陂县志》,其中,清同治《黄陂县志》由清朝同治年间翰林院编修、黄陂籍人士金国钧主持编修,其规格之高、内容之丰富,在县级志书中鲜见。20世纪80年代初,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全国范围内掀起新修地方志的热潮。正是在这样的热潮中,黄陂县新编地方志工作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由此至今几十年间,《黄陂县志》、《黄陂区志》、《黄陂年鉴》、《黄陂人物志》、《黄陂年鉴》、《木兰山志》、《黄陂县水利志》、《武湖农场志》、《盘龙城开发区志》等一大批修志编鉴成果相继问世。这些成果的质量与规模,标志着黄陂区从修志老区向修志大区、修志强区迈进。

一、方志成果丰硕

黄陂自20世纪80年代初,启动新方志编纂工作以来的30多年间,共有地方志成果40部,可谓成果丰硕(另见《黄陂区地方志成果一览表》)。

《黄陂县情要览》编纂出版。从1982年初着手准备,至1986年7月出版,耗时5年,这部50万字的地情书,内容丰富,排序合理。时任县委书记郭国清作序,百岁辛亥革命老人喻育之题写书名。该部著述的出版,反映了黄陂新方志的编纂能力与水平,也大大鼓舞了全体编纂人员对编写《黄陂县志》的信心。参加编写的编辑工作人员有:陈熙、谭崇庆、丁喜娥、任训华、许邦顺、吴建平、杨楚忠、易有章、郑跃华、张更生、陈作宾、张晓华,陶云香、彭光明、彭文思、蒋子恂、曹家顺、程显明、魏祥忠等。特约编辑有王美今、程文书、张更生、成崇德、夏云龙、谢醒吾、江永光等。

《黄陂县志》编纂出版。1983年初,黄陂县志编纂委员会启动《黄陂县志》编纂工作。《黄陂县志》上限为1840年,下限为1985年。由于历史跨度大,资料收集困难多,收集历史资料成为完成《黄陂县志》主要难点和重点。为此,黄陂县志办公室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编写人员到北京历史档案馆、湖北省档案馆、武汉市档案馆、湖北省图书馆、武汉市图书馆、恩施档案馆等地长时间收集资料。经过编写人员长达数年的艰苦努力,收集各类历史资料多达数千万字,并将这些资料进行分类处理。在此基础上,编辑人员编写专题文章,试写部分篇章节目,请武汉市地方志办公室专家、武汉市其他区同仁对试写稿开展评议,逐步积累经验。1990年完成初稿,1991年完成送审稿,经武汉市地方志办公室审查通过,于1992年出版。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黄陂第一部新方志,也是黄陂解放以来完成的第一部地方志文化工程。该志获全国新方志成果二等奖。

参加《黄陂县志》总编的编辑工作人员有:陈熙、邱铁军、谭崇庆、(以下按姓氏笔划为序)丁喜娥、王安康、王治家、冯善元、李清明、吴精华、余焕刚、张伯勋、张亚东、张晓华、胡旭、周瞬卿、彭光明、程显明、喻永林、谭继明、颜学甫、魏益想等。其中,邱铁军任常务副总纂。特邀编纂王美今、魏叔康。

《黄陂区志》编纂出版。黄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从1998年初启动《黄陂区志》编纂工作,至2008年11月出版,历时10年。期间,经历了搜集资料,试写初稿,初稿评议,总纂送审,修改定稿等阶段。其中,搜集资料千万余字,搜集各类历史图片千余张。2007年秋季,经过数次试写,采写和补充,形成了200余万字的区志初稿。经过重点篇章的评议和数次改稿。于2007年底编纂完成近180万字的送审稿。

2007年底至2008年初,经区编委会全体编委、及省志办多位方志专家评审后,区方志办专职编辑经过认真梳理、吸纳各位专家学者、领导和区编委会编委提出的近百条意见,经过近1年时间的史实资料的调查核实、补充完善,清稿、统稿等修改程序,形成了《黄陂区志》终审稿,并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终审。2008年,市志办通过终审并同意出版,2007年4月交武汉出版社审稿,2008年出版。该部志书获武汉市地方志办公室成果评比一等奖。

参加《黄陂区志》编纂工作的有:胡庆华、张品正、陈足莲、徐焕生、颜学甫、魏益想、李忠洲、叶大群、邱昌运、吴建萍、任伟华、谭继明、兰萍、丁喜娥、潘明秀、黄群。其中,颜学甫担任总纂。各部门、各单位撰稿人有刘忠明等82人。

首部《黄陂年鉴》(2007)编纂出版。2007年春,报经区政府同意,决定编纂出版黄陂区地方综合年鉴。5月,召开全区年鉴工作会议,布置年鉴编纂工作。7月,完成初稿仅用了72天的时间,秋季出版。被湖北省地方志办公室专家称为“《黄陂年鉴》编纂速度”。年底,参加湖北省首届年鉴评比,获得湖北省年鉴年度评比综合二等奖、总体设计奖、条目编写奖、装帧版面设计奖。此后10年,坚持出版《黄陂年鉴》不辍。

部门志、专业志缤彩纷呈。黄陂区(县)地方志办公室加强对部门志、专业志的指导。指导编纂出版的有《黄陂水利志》、《武湖农场志》、《横店镇志》、《黄陂区交通志》、《黄陂三中志》、《黄陂烟草志》、《黄陂军事志》、《叶店村志》、《木兰山志》、《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志》等。

二、历任领导重视

新方志工作的开展与兴盛,党委领导重视是关键。地方志事业一贯遵循“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志办实施,各界参与,众手成志”原则。中共黄陂区(县)委、区(县)人民政府历届领导十分重视地方志事业。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县长吴治平即任黄陂县志编纂委员会主任,并任《黄陂县情要览》编纂委员会主任,担任编纂委员会副主任的有何仁俊、余显振、张传谋、张文波、方细庭、徐世苗、丁道炳等县级领导。

20世纪90年代至黄陂撤县设区后,担任黄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的有刘春海、雷腾芳、王法圣、袁堃、徐进等领导人。担任副主任有刘春海、李志堂、王法圣、王世益、肖金双、胡建奇、王贵清、胡洪春、郭国松、余建国、吴学民、陈伟、吴菊菊等。

这些领导同志亲自审阅地方志工作规划、计划和审批相关文件,听取地方志工作汇报,作出工作指示。时任县长刘春海、区长雷腾芳在全县地方志工作会议、全区地方志工作会议上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黄陂县志》、《黄陂区志》出版后,倍受各级领导重视。尤其是新任外籍区级领导,到任后都要阅览《黄陂县志》、《黄陂区志》。他们认为,这些地方志书全面、客观、系统、科学地反映了黄陂社会人文面貌,是黄陂的百科全书,对了解黄陂颇有脾益。

区委、区政府认真落实地方志工作“一纳入五到位”要求。即:将地方志事业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中去。做到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经费到位、队伍到位、条件到位。使地方志事业有组织保证、物质保障和人员保障,使地方志事业能够长足发展。 黄陂区地方志工作机构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初时在黄陂县老电影院后台办公。后迁至政府办公大楼6楼,有两间办公室。2008年迁至新政府办公楼,有6间办公室,后调至10余间。其中,还配备了会议室、地情资料室等。

1999年底,区地方志办公室与区委党史办公室合署,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内设方志科等科室。直接从事方志工作的有1名副主任、1名副调研员、1名科长以及聘请人员。其间,配备和更换了工作用车3辆人,电脑、打印机、照相机、录相机等30余台(套)。

2015年底,史志办与区档案局合并,更名为史志和档案局,内设方志科等科室,直接从事方志工作的有1名副调研员、1名科长以及聘请人员数人。

在长达近40年的地方志编纂工作进程中,地方志办公室长期聘请社会各类人才从事地方志工作,在县志、区志编纂高峰时期,聘请贤达20余人,其相关费用,都由区(县)级财政予以解决,也有一部分人的工资是由抽调者的原单位解决。2007年,《黄陂年鉴》创刊后,其编辑出版费用列入区级财政预算。在建的黄陂档案(方志)馆,其建筑面积为全省区县级之首。

三、方志人才辈出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参与《黄陂县志》的编辑与工作人员多达300人,这些修志人秉承弘扬地方志的优良传统,为中国共产党、为社会主义树碑立传,为人民立言之大志,克尽职守,身体立行,努力打造黄陂精品良志,从而演绎出一幕幕感人的故事,涌现出一大批修志工作的先进人物。

王美今编写的《黄陂县志》“概述”,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大手笔高屋建瓴,通贯古今,鸟瞰全局,特色突出,简而周详,语言洗练,逻辑严谨。在湖北省、武汉市,乃至更大范围内,王美今撰写的“概述”成为地方志的“范本”。如此成功之作,却之来之不易。笔者曾多次在王美今居住的陋室里亲眼看见,在数九寒天,北风呼啸的日子里,王美今竞在咫尺洗手间里写作,因为哪里有唯一的取暖设备—浴霸。

道德模范魏叔康,早年参加革命。是抗战时期黄陂著名的“三天”(魏天一、刘天明、杜天仇)魏天一之后,从湖北松滋离休回乡后,参加《黄陂县志》修编工作。这期间,他获知黄陂有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因无钱而面临辍学。他和老伴商量后,捐出修志拿到的1430元稿费。从此,老人每年都要捐出一个月的工资,救助贫困学子。多年来,魏叔康通过希望工程办公室助学捐款达6万余无,共资助了160多名贫困生。2002年,魏叔康中风后在重病期间,他担心自己来日不多,一次性向黄陂甘棠潘岗小学捐款1万元。老人说:“一想到那么多孩子还在校门外徘徊,我就舍不得花钱买房了。”魏叔康生前还和家人挤住在1间50平方米的房子里。这位对慈善事业毫不吝惜的离休老干部,生活却十分节俭。笔者曾与他在武汉市图书馆查阅资料数月,我们一起住最便宜的小旅社,吃面条,自带白开水。魏叔康是每天上班来得最早,下班最晚的一位。

老一辈的高风亮节,编纂的学术水平深深地影响着年青一代修志人。谭继明就是其中一位代表。这位土木建筑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弃武从文,从2008年起,担任《黄陂年鉴》总纂,一干就是8年,连续编纂出版了8卷《黄陂年鉴》,其篇幅近700余万字,处理图片1400余幅。是武汉市连续从事年鉴编纂工作最长的编辑之一,多次被湖北省和武汉市地方志办公室评为优秀工作者,编纂出版的年鉴多次获奖,其中,2014年出版的《黄陂年鉴》获湖北省年鉴评比二等奖。

多年以来,获湖北省地方志办公室、武汉市地方志办公室表彰的有19人。其中,张晓华 魏益想入选2002年湖北省从事首届新编地方志工作满20年以上工作者(2002年);同年,丁喜娥 吴建萍 吴精华 陈熙 林建新 邱铁军 王楚恩 易友章 颜学甫 魏叔康入选湖北省从事首届新编地方志工作满15年以上工作者(2002年);谭继明入选湖北省从事首届新编地方志工作满10年以上工作者;魏益想获评湖北省地方志系统先进工作者(2002年);颜学甫获评湖北省地方志系统先进工作者(2009年);胡庆华、张品正、颜学甫、谭继明获评武汉市地方志先进工作者(2009年)。

四、服务经济社会

长期以来,地方志工作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中心,服务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许多有益的尝试。

加强学术研究。2007年,区志办起草并由区政府制发《黄陂区地方志工作规则》,为地方志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迈出重要步伐。2008年,发起注册成立黄陂区地方志学会。广泛团结修志专家、学者以及修志工作者,加强学术研究,深入探讨新时代修志工作的职责、修志工作规律,增强工作的使命感,不忘初心,与时俱进,为黄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修志人员在省、市专业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

地情库建设。率先在全省、全市建立地情资料库,为各行各业和各界人士深入研究黄陂提供了平台。2009年夏,全省地方志系统信息化建设暨地情资料库建设现场会在黄陂召开,黄陂区地方志办公室在会上作重点发言,其经验与做法在全省推广。

传统文化进校园。黄陂人杰地灵,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区地方志办公室派员到区委党校、区职高、区教育局团干班等地宣传、讲授黄陂传统文化,让黄陂传统文化走进校园,深受干部、教师与中小学生欢迎。

旧志整理。黄陂明、清代有多部《黄陂县志》,为方便社会各界查阅旧志,区志办运用社会力量对旧志进行整理出版。

此外,为配合区委、区政府关于“三乡”工程的推动,先后编纂出版了《黄陂春秋》、《黄陂特色志丛书》等著述。2015年春,还启动了部分街乡(场)村志编纂试点工作。参与中央电视台《八月桂花遍地开》拍摄工作。参与区内旅游景区策划宣传工作。参与策划建设蔡以忱陈列室工作。

五、创新修志手段

现代信息化、网络化和计算机的运用,使得方志效率大为提高。回望20世纪80年代初,黄陂县地方志办公室还是用铅字打印,一旦需要修改,整版字都得重排,劳动量很大,效率很低。那时,身兼数职的吴建萍同志几乎需要天天加班加点,才能完成打字排版任务。担任编写任务的同志,收录资料也完全用手写方式。无论是写“综述”的王美今主任、还是写“大事记”的魏叔康主任,所收录资料全部分类写在卡片上,那些卡片装满抽屉、柜子,堆满办公桌。查阅、整理这些资料也费时费力。初稿、修改稿、定稿都是用手书写在稿纸上。难以想象,编辑《黄陂县志》收集资料数以几千万字,编辑志稿近百万字志书,其工作之浩繁,工作量之巨大。

20世纪90年代末,黄陂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资料、处理志稿,初时,只配备了1台电脑,后来人手1台。21世纪初,修志工作已全面运用信息化、网络化和计算机手段,也几乎覆盖了修志的各个阶段和环节。首先,对人员培训方面,运用“课件”、图片资料、绘图等形象化的方式,收到事半功倍效果。其次,在资料的收集阶段,运用复印、拍照、扫描等方式,其准确率和效率是手工抄写不可比拟的。三是在征集稿件阶段,运用邮箱、QQ、微信等网络通道,快速收件。四是在联络撰稿人方面,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等虚拟集群,责任编辑或总纂负责人与撰稿人直接或间接交换意见,商榷业务问题,或将相关文件、图片发向“文件”、“群图片”栏供撰稿人参考。区史志和档案局因工作需要,建立的“黄陂年鉴编辑群”、“黄陂区街村志编辑群”成为联系各编写单位、编辑人员、撰稿人的重要平台。四是在编辑修改、审查定稿、排版印刷阶段,运用计算机和办公软件、图片处理软件、排版软件,都能精准快速高效地完成工作流程与作业。笔者记得《黄陂年鉴》(2007)创刊号的启动、征稿、编辑、审查、出版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五是在资料的存档、志(鉴)留存环节,可用硬盘、U盘、光盘保存,有节省存放空间,便于查阅,重复利用等优点。区史志办与区档案局合并后,用较大气力在资料数字化处理,智能化运用方面有新的突破。《黄陂年鉴》(2017)开始随书携带光盘,为广大读者读鉴用鉴提供了便利。信息化、网络化与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得修志、编鉴这个古老的文化传统在新时代焕发出绚丽光彩和无限活力。

1992年,《黄陂县志》部分编纂工作人员合影

001.jpg

前排(左起):张晓华、谭崇庆、彭炳洲、白德安、陈熙、邱铁军、马志高;

后排(左起):任伟华、丁喜娥、吴建萍、彭光明、易友章、魏益想、谭继明、颜学甫、程显民。

黄陂区新编地方志成果一览表

001.jpg


责任编辑:小志